粟裕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写道:“豫东战争的胜利证明,适时扩大战争范围,组成更为壮大的野战兵团,以对付敌人的高度聚集,比以较小的野战兵团,寻歼较小目标的敌人,对我更为有利,发展下去,势将成为我军同敌人主力的决战。”⑴

中原战场举行豫东战争
豫东战争,又称开封、睢杞战争,是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和中原野战军一部,在粟裕统一指挥下,与顾祝同指挥的中原地区百姓党军主力,展开的一次较大范围的会战。是我军转入外线战略进攻以来,敌我主力在中原战场的首次交锋。是我军经过几个月中原逐鹿的费力奋战后,终于打开外线战局的关头一仗。
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后,至1948年1月基本实现了进军大别山、转入外线作战的初期义务。但是,百姓党军事先在中原战场仍占据较大优势,敌我双方呈现出胶着对峙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对峙局面,将我军的战略进攻持续推向新的胜利,成为事先中心军委和毛泽东考虑的主要问题。
1948年1月底以后,中心军委对华东野战军的战略部署作了通盘调整,将12个步兵纵队辨别为4个野战兵团,辨别赋予不同义务,合并在4个地区机举措战。第1兵团以1纵、4纵、6纵组成,由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兼任兵团司令员和政委,亦称粟兵团。主要义务是:预备进行两个月休整后南渡长江,挺进到闽浙赣诸省执行宽大机举措战义务,创建新束缚区,实施第二次战略跃进,将战争持续引向国统区的远后方。军委指出:这第二次跃进,“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防不胜防,疲于奔命。”⑵第2兵团以7纵、9纵、13纵组成,亦称山东兵团,许世友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该兵团并指挥渤海纵队、鲁中南纵队,主要担负山东战场的作战义务。第3兵团以3纵、8纵、10纵组成,陈士榘兼任司令员,唐亮任政委,亦称陈唐兵团,主要义务是在中原地区配合刘邓、陈谢两军机动歼敌。第4兵团以2纵、11纵、12纵组成,亦称苏北兵团,韦国清任司令员,陈丕显任政委,主要担负华中战场的作战义务。
中心要求粟兵团南渡长江,实施第二次跃进,主要原因是中原之敌过于聚集,我军暂无好的歼敌机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调动敌人,使敌人再度聚集,以造成我军打消灭战的条件。中心在2月7日致刘伯承、邓小平的电报中,明确要求刘邓统一指挥外线各兵团,“在淮河、汉水、陇海、津浦之间聚集,机动打中等的及大的消灭战”,并强调指出:“必须打消灭战才能减缓问题。”⑶所以,粟兵团南渡长江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以创造打消灭战的条件为目的的手段。中心这一决策本身,隐含着一种“例外”:如果有其他办法也可以大量消灭敌人,发展战局,那么“粟兵团南渡长江”的打算是可以改变的。更况且粟兵团南渡长江未必就一定能聚集敌人,创造出好的歼敌机会。这就为中心接受粟裕关于3个纵队暂不过江,加入中原作战,实施更大范围消灭战的发起,埋下了伏笔。
3月初,粟兵团奉命北渡黄河到达濮阳地区休整补充,预备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后执行渡江南下的义务。此间,粟裕一面指挥部队休整,进行各项渡江南进的预备工作,一面密切关注着中原战局的发展。这位年仅41岁的我军初级指挥员,身经百战,经历过各种战争情况的考验,尤其是1934年与寻淮舟等率红7军团执行北上抗日先遣义务和抗战前期率新四军一部南下执行开辟苏皖新区的义务。这两次亲身经历使粟裕深刻熟悉到大兵团远离后方,到敌占区作战的艰巨。经过1个多月的深思熟虑,粟裕认为我军在中原战场已基本具备打较大范围消灭战的条件,而大量消灭敌人则是对目前中原战局的最大帮助,是发展我军战略进攻的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4月18日,粟裕在分析了分兵渡江与暂留在中原作战对战局发展的利弊干系后,“斗胆”向中心军委“直呈”了3个纵队暂不过江而持续留在中原作战,聚会合原我军主力打大范围消灭战的发起。
毛泽东接到粟裕的电报后,又接到刘伯承、邓小平内容相似的电报,刘邓在电报中表示:在粟部预备尚不充分的状况下,依然“迟出几个月为好”,让其“加入中原作战,争取在半后方作战状况下多消灭敌人,而后再出,亦属稳妥,亦可打开中原战局”。刘邓大军自挺进大别山以来,一向经历着无后方作战,深知无后方作战的艰巨,因而在这方面也最有发言权。所以,粟裕在向中心“斗胆直呈”之前首先说服了陈毅,并将自己的意见电告了刘邓,得到华东局和中原局几位领导的支持。中心军委接到粟裕的发起报告后,非常正视,立即要陈毅、粟裕一路到中心去背后报告。5月初,毛泽东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亲自立持召开了中心书记处扩大聚会会议。根据城南庄聚会会议决策,中心接受了粟裕兵团暂不过江,加入中原作战的发起,并决定陈毅调中原局工作,由粟裕代理华野司令员和政委之职。不过,中心此时并没有完全放弃要粟部渡江南下的打算,而是要粟裕统一指挥华野外线各纵队在徐汴线南北地区,以寻歼邱清泉第5军等部为主要目标,力争在4至8个月内歼敌6至12个旅,开辟渡江道路,完成渡江预备。⑷
邱清泉的第5军,是整编74师在孟良崮战争中被全歼后,蒋介石在关内的两支精锐主力之一(另一个是胡琏的整编11师,即原第18军)。该军组建于抗日战争初期,是中国第一支机器化部队。1939年11月,该军在昆仑关战争中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坂垣征四郎所部第5师团第12旅团,为第5军及军长杜聿明赢得了殊荣。1942年后又奉命远征缅甸对日作战,屡立功勋。抗战胜利后整编为第5师,改换成全副美式装备,在华东和中原战场多次与我军比武,一向未受重大打击。军长邱清泉,在百姓党军队中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战将。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后又毕业于黄埔二期,1934年赴德国学习工兵,次年入柏林陆军大学专攻机器化部队战术。抗战中先后就任第200师(第5军前身)副师长、第5军新编22师师长、第5军副军长、军长等职,与第5军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胜利后就任整编第5师师长,1948年后该师规复第5军番号,邱再任第5军军长。
此次,毛泽东与中心军委明确要求粟裕兵团以邱清泉第5军为主要歼击对象,表明我军作战指导思想已由“先打弱敌”转变为以主力对敌主力,寻求与敌决战。5月22日,毛泽东致电中原和华东两野战军首长,更加明确地指出:“夏日作战的重心是各方协助粟兵团消灭5军,只要5军被消灭,便聚集了最大力量消灭18军的条件,只要该两军被消灭,中原战局便可顺利发展,望本此方针,部署一切。”⑸
5月23日,陈唐兵团主力3纵、8纵由许昌地区向淮阳方向移动,调动了邱清泉兵团及整编75师随之南下向太康急进。30日,粟裕率1纵、4纵、6纵及两广和特种兵纵队乘机南渡黄河,前出菏泽、巨野一线。31日,由各部抽调组成的渡江先遣纵队随主力南渡黄河后,即预备伺机渡江南进。
粟裕率华野外线主力南渡黄河后,蒋介石立即令邱清泉兵团迅速北返堵击,又令第4绥靖区刘汝明等部收缩固守菏泽、曹县、金乡等地。因为敌第5军先我到达成武、曹县地区,粟裕当即决定全军改以战备姿态进到定陶、金乡外围集结,歇息3天,再决定第二步行动。6月3日,军委复电指出:你们到达适当地区后,不是歇息3天,而是歇息半月,主力不要用于打小仗,等候刘邓对第5绥区张轸部作战完全结束,陈唐到达陇海汴徐线附近,并歇息若干天规复疲惫过后,再采取调动敌人之行动,于运动中消灭敌人。⑹
6月13日,粟裕、张震致电军委,提出分三步消灭75师、5军和83师的打算,并表示:“决于16日晚完成对75师之分割包围,发动消灭5军战争。”这时,顾祝同已自苏北地区调来整编83师、25师、72师及63师1个旅到达鲁西南,企图与我决战。介于敌情已变,粟裕于次日即致电陈唐并报军委,决定放弃上述打算,同时提出由陈唐兵团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奔袭开封,吸敌回援,于运动中消灭援敌等预案。⑺
龙陵是滇缅公路上的交通枢纽,二战中是抗战的大后方。据考证,在敌占区的滇西,日军共设立慰安所多达30余个,龙陵县境内现存10个慰安所遗址。战争期间,全世界至少40万 ..
叶飞将军作为“金门炮战”的前敌指挥,介绍了毛泽东在对美斗争中的犹豫与彷徨: “在北戴河,主席亲自问我:‘那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了?’‘能不能避免打不到美国 ..
希腊神话30篇完整版
希腊神话热门15篇
希腊神话600字锦集
爱情故事100个
中国历史故事全文九个
格林童话十个内容
安徒生童话短篇五个
益智故事完整版1300字
罗马神话五个免费
历代名女名妓七篇推荐
本站名称: 狸猫故事(m.limaogushi.com)
内容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投稿提供。
如有侵权请迅速联系本站,本站在核实后立刻作出处理!
Copyright ©狸猫故事 2019-202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