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月,周恩来总理阅毕昆明军区呈上的《关于谭甫仁同志遇害经过初步调查报告》后,心情重重的地作了主要批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此乃开国以来最糟糕的警卫人员。要引以为戒!”
1973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中心军委工作。他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倾全力整顿军队。事先,笔者在昆明军区工作,曾了解有关所说“开国以来最糟糕的警卫人员”的状况,特作如下记述:
1970年12月17日凌晨,地处闹市区的原昆明军区大院42号院内,接连传出了几声枪响。昆明军区政委谭甫仁被凶手枪杀,身上共中3弹:颈部、肩胛部和胸部各一,其中胸部一弹从心脏旁穿透。谭血流如注,立扑于地。
暗杀发生后,周总理也大为吃惊,当即指示:“要灵敏组织抢救谭甫仁。案子很可能是内部人干的,要抓紧时间破案,重点是军区组织内部;成立专案组,由周兴同志负责,公安部派人协助。”
周总理亲自安排北京专家急飞昆明实施抢救。后终因谭伤势太重,救治无效死亡,时间是当日正午12时许。谭甫仁1910年出生,去世时正好60岁。同时被暗杀的,另有其夫人王里岩。
在20世纪70年代,这类恶性事件绝无仅有。将军喋血,全国震动!
谭甫仁,广东仁化人。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开国前任武汉军区第二政委,工程兵政委。1955年授中将军衔。原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将军的儿子多年后回忆说:“我去过谭甫仁叔叔家,那是一个典型的军队初级干部住的小楼,我很难想象这个有着高墙围绕、总有警卫站岗的小院,怎么会有人出来开枪杀人。从我记事起,我就是在这种格局的小楼里居住的,一般都是一层住家属和会客,二楼供首长办公。楼的前面都是空地和草坪。和我家的司令小楼不同,我家的是束缚初期盖起的,而谭这一座是束缚后公私合营时充公的大资本家杨希辰的小别墅。”
凶手王自正原名王志政,河南内黄人,富农出身。作为一个现役军人,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极度的方式呢?原来在束缚战争时期百姓党进攻中原后,其堂兄曾带领一个“还乡团”对老家的村庄反攻倒算,枪杀了村武委会主任,王自正参与了这次的杀人行动。之后他逃往异乡参加了束缚军,改王志政为王自正。1970年初,王自正被提升为昆明军区政治部保卫副科长,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得意,便因故乡告发历史问题而被送到俘管所隔离审查。王自正决定鱼死网破。他在笔记中列下了好几个要杀害的人的名字,包括军区副司令员陈康、鲁瑞林、田维扬等。权衡过后他写道:“不如杀谭甫仁,影响更大,发泄心头之恨。”任保卫部副科长的王自正,对于军区内部状况,对首长及首长住宅的状况,包括运动规律、房屋结构,甚至主房、副房的布置等等,均了如指掌。再有,军区保卫部保存枪械的保密室没有明锁,只要知道密码,就可以开锁取枪。王兼过多年的枪械保管员,密码早稔熟于心。于是,这个隐藏在昆明军区心脏里的杀人狂魔,绝不费事地从保卫部偷出了两枝手枪,而且又并不费事地就进入了谭甫仁壁垒森严的住宅。
谭甫仁的住宅共有5个警卫员,前门2人,后边3人。那时候“备战备荒为人民”,部队正搞“千里野营拉练”,这里的警卫员也被拉去3人。这给凶犯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凶犯深夜跳进谭甫仁的深宅大院,径直敲响了应该是谭甫仁居住的主卧。那一晚,谭恰恰没有住在自己的屋里,是夫人闻声起床开的门。手枪子弹已经上膛,凶手直逼王里岩:“谭甫仁在什么地方?”
王里岩回答:“不知道。”
凶手急眼遍搜屋子,见谭甫仁果然
不在,于是开枪把谭甫仁夫人射杀。
凌晨5时许,军区大院里绝对安静。这枪声是惊天动地的。手枪既已抠动,凶手接下来显而易见是预备逃走的。那一晚,谭甫仁住在旁边另一间屋里,听见枪声,便往外跑,急呼警卫员。事实上,枪声已经响过,宁静已经打破。如果谭甫仁事先闭门不出,对方是不会,也不可能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搜寻的。谭的自动现身,定然让凶手喜出望外了。王自正立即跟上,在谭甫仁身后紧追不舍。出生入死的将军在宁静年代过得太久,已经忘记武器是自己的第二生命,已经没有随身佩枪的习惯,已经本能地把警卫员视为可靠的盾牌,所以他直奔附属平房敲打警卫员的房门。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警卫员的门偏偏不开!
谭甫仁的这两个警卫员为何都不开门呢?这正如周总理所说,因为他们都是“开国以来最糟糕的警卫人员”。
警卫员都是18岁的小伙子,莫非他们瞌睡太大?可问题是:枪声已经响了,而且首长已把门敲得山响,瞌睡再大也不至不被吵醒吧?
真相是:其中一个警卫员吓得不敢出来。案发后对该警卫员进行了审查,他说他事先确实已经醒了,而且他确实也听见了枪声——正是因为听见了枪响,他畏惧了。他说,这些年没仗打,当宁静兵,听见动了真家伙就吓得全身颤抖,两条腿直往一只裤筒里塞。另一个警卫员则是做了非常谬妄的事儿:事先他正和一个比他大30岁的保姆在一间屋里姘居。房门“砰砰”山响,他以为有人捉奸呢——那年月通奸的事,罪名可大着呢,他不敢开门。
总之,一切条件都为凶手预备停当。窄窄的小天井里,谭甫仁已无处可逃,凶手王自正非常从容地对将军进行了射击。
之后,经严密追查,王自正自知逃脱无望,便将枪口对准太阳穴,抠动枪机,把最终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事后检证,凶手自杀所用手枪,正是保卫部被盗的两枝手枪中的一枝。
“文化大反动”中,尽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调门很高,但是因为一切秩序被打乱,一切规章制度被取消,结果,在军区核心的地方居然发生了这种不可思议的震动全国的事件。教训深刻啊!(《世纪风采》)
上一篇《假如中国没有毛泽东-台湾人看毛泽东》故事精选
在台湾论坛上看的关于毛泽东 对毛泽东诸多网友有不同看法,有崇拜他的,有憎恨他的。 但是我认为,评价一个人有一种比较客观的办法,就是把一个人从历史上抽走,假如 ..
下一篇《传奇战将——陈赓》故事精选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出生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他14岁时只身投奔湘军,4年后脱离旧军队,到长沙粤汉铁路湘局当铁路工人,并在此结识了正在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