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中国和印度在喜玛拉雅山交火时,前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说:""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这位在二战中打得极其漂亮、束缚了亚洲许多国家的"" 远东王""是执政鲜战争中得到这个经验的。他因中国人而倒霉,最终的岁月非常暗淡。 可是,""1950、1951年,汉江的水多次变成白色。""《远东朝鲜战争》的作者王树增在 深秋的夜间对我感叹:""整整50年已往了,谁还记得遗体留在严寒雪原上的中国士兵们 ?""
这位束缚军作家整整3年没有干其他事(连他的妻子王莹也""陪读""成为朝鲜战争的专家),清贫、寥寂、激动地埋首于朝鲜战争的资料中,采访最终的风烛残年的老军人,去那些谁也不知当年事的部队发现可能的痕迹。挥去泪水,尽量客观。心绪难平地看了这两卷书,我想说,谁想知道没有虚饰的真实历史,谁想触摸民族最勇敢和最脆弱的一面,请看《远东朝鲜战争》。
王树增的书出版数万册,加上大量的盗版,普及面颇大。问他最多的是这个问题。
有些大学生还说,要是不抗美援朝,咱们就挨着韩国,搞贸易搞扶植多方便,丹东没准儿就是第二个香港。""从事先状况看,我觉得中国共产党别无选择,只有一条路,打!""王树增这样回答。事先只有两个国家不被西方世界承认,一个是白色中国,另一个是北朝鲜。当联合国军向中国边境推进时,麦克阿瑟放话-""我要让亚洲共产党国家血流漂杵""、""不能期望联合国军在鸭绿江边休止不前"".
中心聚会会议上,周恩来担忧地说,如果让联合国军压到鸭绿江边,中国北方一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将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军队。这样,蒋介石随时可能在东南沿海反攻。前后一夹攻,你这个政权将无一日之宁。毛泽东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他深谙兵法,知道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拒敌于国门之外。王树增引述的一代领袖胆气豪迈的话令人玩味。
看一看苏联人的做法,就能看出毛泽东的胆量。现实上对朝鲜战争最着急的是苏联人,但他们与美国人的干系是猎人(knife)与野兽的干系,都相互畏惧。苏联极希望中国人出兵。1950年9月,彭德怀率38军、39军、40军、42军20多万大军如苏联人之愿马上就要跨入朝鲜了,毛泽东的一封急电把他从鸭绿江边召回。
原来美国一架轰炸机误炸了苏联一个机场。美国人吓坏了,生怕触怒苏联巨熊,连忙道歉,表示要送肇事飞行员到军事法庭受审,并保证赔偿一切损失。过了几天,又过了几天,苏联方面没有任何反应,美国人更加畏惧了,认为苏联正在进行战争预备,是大战前的平静。殊不知苏联被美国随时可以攻击苏联任何部位的能力吓坏了,斯大林认为: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同美国打。于是给毛泽东发去""苏联空军没有预备好,不能出动""的电报。
没有空军掩护,几十万自愿军将执政鲜的丘陵平原中任美国飞机轰炸扫射,这仗是没法打的。毛泽东陷入巨大的矛盾之中,决定自愿军暂不出动,同时让周恩来立即到苏联去,""依然恩来同志辛苦一趟"".周恩来和林彪一路来到克里姆林宫。对于苏联空军不能出动,斯大林说:""如果和美国全面冲突起来,仗打大了,也会影响中国的宁静扶植……“周恩来说:""如果苏联空军不出动,中国暂缓出兵。""斯大林沉默了好久才说:""那么,就让金日成在中国东北创建个流亡政府吧。""
联合国军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毛泽东最终决定依然出兵。据史料记录,当周恩来 向斯大林表示,纵然没有苏联空军支援,中国也决定出兵时,斯大林流出了眼泪,连说 ,依然中国同志好,依然中国同志好。苏美这种相互畏惧,恰恰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胆 大。毛泽东和彭德怀不是没有考虑战败的问题,彭德怀在中心聚会会议上说:""如果我打败了,顶多是束缚战争晚了几年。中国有的是山,咱们再上山而已。""
中国军队突袭成功
""中国军队执政鲜主要打了五次战争,记取,五次战争就是抗美援朝史。""王树增强调:""前两次战争我们全胜,后三次有胜有负,比较不如意是第五次战争。""
中国军队的突然之间之间之间袭击,奠定了第一、二次战争的胜利。之所以能有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性,是因为美军对中国意图判断的严重失误,中国人怎么敢出兵跟我们美国人打,双方力量悬殊太大了!没有可比性。毛泽东、彭德怀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不惧强敌,出其不意地狠打。
美国人根本不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他们见过几个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来除了马歇尔调停国共两党时在北平见过几个,他们对中国军队的看法还停留在李鸿章的清军上。非要吃一二次战争的亏才能缓过劲儿来。
中国军队一出手是非常狠的,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会一会儿踉跄欲倒。这里面凝聚着许多仇恨,其中有对美国人干涉台湾的愤恨。朝鲜战争爆发以前,美国人预备放弃台湾,他们没有一兵一卒在岛上,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人第一个反应不是针对朝鲜,而是台湾,马上派第七舰队封锁了台湾海峡。这说明美国人一开始就判断错误,他们以为是""亚洲共产党的整体扩张行动"",他们高估了亚洲地区共产党的联盟性。现实上朝战争爆发时,中国执政鲜连使馆都没设。这个错误判断是导致中国出兵的主要原因之一,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你不是封锁了吗,反正我也束缚不了台湾了,咱就帮兄弟打吧 。
胜利的另一个原因是毛彭的指挥才能。中国出兵是仓促的,彭德怀说,我从未打过这样的仗,既不明敌情,又不明友情,压根不知道联合国军进到什么地方,只揣着与毛主席商定的作战打算,之后发现根本不管用,因为联合国军进军太快了。彭德怀的应变能力将经受严重考验。
两百年来所有战争的胜利者遭奇耻大辱
中国人跟美国人打的第一仗是怎么取胜的?10月19日傍晚,自愿军数十万人先后渡过鸭绿江。这时,平壤已被占领,彭德怀面容憔悴,满头白发,超过了先头部队,只带着几个警卫员执政鲜的山野中寻找去向不明的金日成。彭总已经深入到敌后,与南朝鲜一个团擦肩而过。自愿军司令部整整两天与他失去联系,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彭总又独自一人从包围圈中走了出来。
彭总在一座叫北镇的金矿里见到金日成。人民军已被打散,金日成的信息失灵,他不知此时麦克阿瑟正亲自率兵空降到平壤以北,包抄从平壤北撤的士兵和官员。这时自愿军碰到的麻烦事是后撤的人民军堵塞了道路,人民军在路上一碰到自愿军,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有飞机没有?一听说没有,就一个劲儿地摇头。
自愿军入朝一个星期后,美韩军队还不知道。这一天,南朝鲜先头部队坐在车上啃着苹果谈笑风生地追击着人民军,自愿军埋伏在山岗上,不到20分钟,就把南朝鲜的这个营减缓掉了。随后美军飞机进行了正确的报复性轰炸,整个山岗像一支巨大火焰。但令南朝鲜军人新鲜的是,一些新鲜的影子在火中露出头,顽强射击。这样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是他们从未碰到过的。当20多名南朝鲜士兵终于爬上山岗时,看见了一个衣衫破烂的士兵从工事里站起来,怀里抱着一根爆破筒,险些是微笑着向他们走来。南朝鲜士兵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晓畅,但跑已经来不及了,士兵怀中的爆破筒爆炸了。这是中国人,一定是中国人!南朝鲜人惊呼。
这一天是1950年10月25日,被中国政府定为抗美援朝怀念日。中国军队第一次与美国军队直接开打是在离中朝边境不远的云山,美国人换下已经精神崩溃的南朝鲜军队:""他们(南朝鲜军)是泥塑的部队,完全是一种精神模糊的状况,对于附近时而发生的枪声全不在意,全无表情。""""中国军队险些看不出队形的攻击人流在各个方向时隐时现,瞬间便冲到美军面前。""美军战史记录,中国的炮火十分凶猛,一搜检弹道,发现是二战中曾在斯大林格勒出现、让德军胆战心惊的82毫米""喀秋莎""火炮。这种武器的出现,意味着进攻的军队不是一般的军队。它的士兵出奇地勇敢,一个中国士兵在部队受阻时,绕到敌人机枪阵地后,抱住美军机枪手一路滚下山崖-─类似的情景在中美两军第一次战斗中到处发生,美国人在""新鲜的呐喊声""中不断死伤,争相逃命。
""黑夜是中国人的。""王树增说。美军战史也写道:""夜间混战中,中国人像是无处不在。在二战中抗击过倭国人夜间进攻的陆战队员们发现,中国人的战术也极其相似-他们用英语使劲地喊""你在那里"",或是""我看见你了"".陆战队员以镇静的心情哑口无言地迎击中国人。一辆俄制T-34坦克冲破了一个路障,不分青红皂白地向迫击炮阵地、车辆甚至单兵射击。陆战队一枚火箭击中了这辆坦克,它的炮塔突然之间之间之间转过来,只用一发炮弹便打掉了陆战队的火箭发射组……至少有一部分敌人的攻击部队是从背后爬到E连阵地的,显而易见是顺着野战电话线摸上来的。中国人抓住了许多在睡袋里睡觉(sleep)的人,而且杀死了他们。""
这时,美国方面还不能确定中国军队是否正式参战。令他们吃惊不小的是,中国的广播电台公开承认其军队执政鲜,称是为了保护水力发电地区的""自愿军"".这是美国人第一次听到自愿军这个词。美国远东军情报官威洛克推测,这是中国人在玩""鱼和熊掌兼得""的把戏。他认为,中国人极度敏感和极爱面子,一口咬定执政鲜没有正规有组织的军队,这样既可在万一被打败时不损害中共军队的声誉,又可给退败的北朝鲜军队以实质的支持。
入朝这一个星期以来在云山周围的一系列战斗,被西方军事学家称为""一个不宣而战的战例""、""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遭遇战"".这次遭遇战,使中国人了解了与美国人打仗的感觉。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的军队不过如此。美第24师曾经在战场上拣到一本中国某部队编印的《云山战斗经验基本总结》小册子,上面除了对美军在协调火炮和坦克,步兵火力速射,以及空中支援能力表示羡慕外,对于美国士兵的战斗力却大为不恭:
美国士兵在被切断后路时,会丢弃所有的重武器,扔得到处都是,而且还装死。他们的步兵缺乏战斗力,胆小怕死,不具备进攻和防御的胆略。他们在前进时如果听见枪声,便会退缩不前。他们只能在白天打仗。他们不习惯夜战和白刃战。如果他们战败,便会溃不成军,如果他们没有炮火支援,就会手足无措。当补给休止时,步兵便会完全丧失斗志。
这样的描述使美军难堪,二百年来所有战争的胜利者,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日德那样壮大的军事呆板,并成为全世界救星的美国军队,还没有遭到过如此大辱。
美国的工业能力令中国军人扼腕叹息
自愿军的第二次战争是戏弄麦克阿瑟的历程。彭德怀把近40万大军隐蔽在挨近中国边界的大山中,用打了就跑、丢弃辎重、释放俘虏等办法诱敌迈入这个巨大的包围圈。麦克阿瑟这个被东南亚国家和倭国看成""神""的将军大意冒进,令掌握大范围共军移动迹像的美军情报部门和官比他大、却""在他面前像学校的男孩子在城里碰到街头恶霸一样怕得颤抖""的五角大楼的高官们,甚至杜鲁门总统都深表嫌疑,大家都预感到前方某个地方一定有中国军队像猎人一样在等待美国人,但谁都没有勇气和念头阻止这个不顾战法、犯着低级错误的的自豪老头。
麦克阿瑟下达全线进攻令后,命令自己的专机沿着鸭绿江往北飞,""看一看苏联人和中国人的迹象。""这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因为苏联的米格飞机和中国的高射炮布满江边。但他们什么也没看到,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的飞机底下,近40万中国大军隐身在一望无际的雪原之下。中国军队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收紧巨大的包围圈,""大韩民国第二军团被消灭,在中国军队的凶猛攻击下,在不到24小时之内业已完全消逝,再也找不到该部队的痕迹了 。""美国广播公司这样报道。
麦克阿瑟的右翼完了。左翼的美国人也遭到重创。先头连一个排长布洛顿看到令他一生难忘的情景:在峰顶的战壕中,突然之间之间之间站起一排中国士兵,""高举双手,是投降的样子"",当美国人在""可以看见中国士兵军服扣子的距离""成散兵队形站起来,一个会中国话的南朝鲜士兵开始喊话:""从壕里走出来投降吧!""中国士兵回答道:""来这里抓吧!""在和中国士兵对话时,又有许多中国士兵加入到举手的行列。""他们突然之间之间之间一路投出手榴弹,然后又钻进战壕里。""布洛顿的排损失惨重。
美国人碰到了一支世界上最新鲜的军队,他们习用手榴弹,投出的手榴弹的密集程度令美国兵如陷地狱。在狭小的洼地里,拥挤在一路的美国兵无法躲避手榴弹。一个当年仅17岁的军械员克劳福德回忆说,手榴弹下雨般地在他身边落下,仅他踢出去的就有40多颗。
毛泽东极其渴望用优势兵力像淮海战争消灭百姓党军那样全歼美军几个整师。这时 ,宋时轮率领的27军、26军、20军果然把作为美军王牌水师陆战1师包围在严寒的盖马高原上。但美国本土的水师陆战队总部的官员听到这个新闻后,竟然轻松说:""有中国佬悦目的了。""陆战1师确实能打硬仗。有个叫德洞岭的高地对于他们南撤至关主要。师长史密斯特派曾在硫磺岛与日军进行过惨烈战斗的连长巴伯率兵守卫。战斗空前残酷 ,美军死伤过半,仍与冲出去的中国士兵展开肉搏。双方使用了能够使用的一切器械,镐、锹、枪托、刺刀和拳头。士兵扭在一路在阴郁中转动,相互掐喉咙、挖眼睛、咬面部。峰顶一度被自愿军占领,但很快又被美军反击下去……“接近早晨6时,伴伴随着一声尖厉的哨声,中国士兵迅速撤出战斗。""
骄傲的水师陆战队员被中国士兵的勇气所震慑:""中国士兵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就在大雪中出现,有的人脚上连鞋都没有,这令美军士兵在零下40度的气温中看上去简直如一种幻觉(朝鲜盖马高原邻近东西伯利亚)。""像是对美军炽烈的火网绝不在意,第一批士兵倒了后,第二批就跨过尸体前进,另有第三批第四批。其不怕死的精神仿佛是殉教者,令美军官兵非常畏惧。""(倭国出版《朝鲜战争》)但德洞岭高地最终未被自愿军占领,它在陆战1师的撤退中起到了关头作用。
如同90年代关注""沙漠风暴""一样,世界各国和新闻网都会在关注这次美国军队史无前例的大撤退。美国险些倾全军之力保护陆战1师不被全歼。从""西西里""号、""莱特"" 号、""福基""好、""菲律宾海""号、""普林斯顿""号等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战斗机、侦察机、中型和重型轰炸机,在陆战1师头顶上形成金属天幕,一寸一寸地掩护其前进。
在美军的退路上有一座干系数万美军生死的桥,水门桥。其钢梁没有桥墩,悬空架在万丈深渊之上。自愿军三次炸桥,最终一次把钢梁与山崖的水泥接口也炸没了。这样一来,美军应是插翅难飞了,自愿军因而没再派兵把守。生死存亡之际,陆战1师的工兵迫切设计,然后急电美国本土用巨型运输机运来八套巨型钢梁,在倭国进行空投试验 ,改用超大型下降伞,把钢梁直接空投到水门桥……不到两天时间,在北朝鲜东北部偏僻山区的一座悬崖上,架起一座可以通过所有型号坦克和车辆的钢铁大桥。自愿军发现后,追悔莫及,陆战1师终于逃逸。
""第八整体军司令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致意!""
王树增有幸翻阅""一尺多厚""的毛彭来往电报,他发现毛泽东对朝鲜战场的指挥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电报的密集程度、所涉及的战争细节程度恐怕是世界之最。它详细到某个制高点的控制,一个师级单位的调动,状如束缚战争三大战争。这所有有个前提 ,即中国将领们无不对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心悦诚服。
第二次战争后,美国军队退到三八线一带,通过各种途径表示,规复战前状况。如果中国方面赞成停火,战争也许就结束了。但毛泽东对秘密访华的金日成说:""打第一次战争、第二次战争胜利了,但还不够,还要接着打。你敢越过三八线北进,那我为什么不能越过三八线南进?""
中国自愿军非常疲乏,而敌人大踏步撤退,有生力量损失并不大。从军事上看,他们的撤退也是狡诈的,放弃了无险可守的平原。与此同时,一位之后改变美军命运的、极其狡诈慎细的美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从美国本土起飞。
美韩军队的散乱和颓唐令李奇微大为不满,他命令宪兵把黑沉沉的枪口对准6辆后逃的南朝鲜卡车,他们只得调头往前线开(但李奇微的参谋说,一会儿他们会以更快的速度开返来)。他聚集军官训话:""文字工作可以晚上做,白天,枪炮声大作的地方才是你们必须去的地方!指挥官的位置必须是敌我双方相互开枪的地方。一旦同敌人接触 ,就要像狗一样咬住,决不能放过……把壮大的部队埋伏在侧翼,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发动凶猛攻击,最主要是把中国人杀死。把赤色中国洗成白色!""
1950年的最终一天,中国6个军的几十万将士突然之间之间之间从茫茫雪地中跃出,冲向三八线 。第三次战争由此开始。纵然是这个足智多谋的李奇微,也没料到他到朝鲜前线仅两个小时,中国军队就发动了一场一点不小于诺曼底登陆的全线突破。联合国军全面溃散。已往沿逃来的长列南朝鲜士兵狼(wolf)狈南行,面色憔悴发黑,精疲力尽,绕过李奇微在上面挥动手枪的吉普车。
1951年1月3日,李承晚宣布""迁都"",汉城顿时陷入巨大的杂乱之中,至少有一半市民(约50万)决定再次逃亡。李奇微站在汉江桥头看到:""几十万的难民背着包袱 、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向汉江拥去。难民们纷纷从冰上渡江。紧抱着婴儿的母亲,背着老人、病人、残疾人的男人,扛着大包袱和推着小型两轮车的人们……没人去扶助那
些跌倒的人。在这悲惨的逃难中,谁也没时间去帮助邻居。没有人流泪哭泣,只能听见在冰上走路的痛苦的喘息声。""(《李奇微回忆录》)李奇微险些是最终一个撤出汉城的美军,他收拾起桌上的全家福照片,然后在墙上写了一句话:""第八整体军司令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致意!""
打到哪里停住?王树增在书中描述了李奇微上任后,一个巨大阴影慢慢接近自愿军。北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1951年1月5日,《人民日报》宣布了《祝汉城规复》的社论,用前线指挥官的口气召唤:向大田前进!向大丘前进!向釜山前进!把不肯撤出的美国侵略军赶下海去!当国内报纸到达彭德怀手上时,他感到镇静和焦躁:"" 有些人只知道我们打了胜仗,不知道我们取胜的代价和困难。速胜论的看法是有害的。我们的报纸怎么能这么宣传?""彭德怀等将领经历过无数次战争,对战争中的伤亡不会过于伤情。但朝鲜战争自愿军官兵的伤亡速度、数量超出了他们的感情承受力。
中国军队的前锋到达了三七线,彭德怀下达了一道引起猛烈争论的命令:全军立即休止追击。彭德怀在返国任职后的一次作战聚会会议上回忆起第三次战争时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畏惧过,可当自愿军打过三八线,一向打到三七线时,我环顾左右,确实非常畏惧。美军险些是不战而退,自愿军官兵都知道,三八线并不是他们打已往的,险些可以说是走已往的。凡战场上出现这种大范围的撤退,精明的军事家必然会十分小心。眼看着几十万中朝军队处于敌人守势的状况下,我几天几夜睡不好,总想摆脱这个困境。本来后方的物资供应就很难维持,这时敌人又派飞机对我军运输线凶猛轰炸。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空中有飞机炸,地面对着美军的坦克大炮,左右沿海是美军的舰队,不下船就可以把炮弹打过来。自愿军随时有遭厄运的可能,我不能把几十万军队的生命当儿戏,所以必须果断地停下来!
斯大林的军事调查员、苏联驻北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对彭德怀突然之间之间之间休止进攻极其不满,他对斯大林说,彭是""军事上的保守主义"".彭德怀火冒三丈:""拉佐瓦耶夫?他打过什么仗?第二次战争时我们休止追击就是他不赞成……“王树增说:确实,李奇微的到来,开始扭转美军的劣势。在骊州,他对中国军队入朝后的所有战斗记录凝思了三天 ,终于发现了中国军队的""命门""所在-每次中国军队的进攻到第七八天时,就没吃没喝没弹药了,不撤也得撤。李奇微称之为""礼拜守势"".他因而总结出对付的办法:当凶猛的""礼拜守势""接近尾声时,以壮大的反击力量立即投入前沿,向弹尽粮绝的中国军队绝不迟疑地扑上去。用火海方式实施火力摧毁,以杀伤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
彭德怀下令休止进攻,美军反而来劲了,转头就咬,全世界包括美国国会和中国军队,都没想到美军的反攻发动得如此之快,而且是在中国军队最不愿意进行战斗的时候 。面对这种局势,彭德怀指挥自愿军,通过阻击和运动防御,迫使敌人休止进攻。所有的战斗都异常残酷,在修理山、在泰西岳、在汉江南岸,中国士兵用血肉之躯,阻挡李奇微的火海战术。自愿军阵地的失守,照例都是在最终一个肢体不全的战士抱着成捆的手榴弹或是爆破筒,滚向敌人后发生的。王树增说,状况确实很险,几十万中国军队如果持续南进的话,将正好落入李奇微的圈套。在三七线上,联合国军以逸待劳,修筑了十分结实的工事,正等待着饥饿和缺乏弹药的自愿军士兵闯入火网。""自愿军的冬天, 一个空前流血牺牲的阶段开始了。""王树增对这一段的描写倾注了最多的感情。
★彭德怀知道后下令休止进攻★
为了这本朝鲜战争的书,王树增在广州那个灯红酒绿的浮躁的情况中彻夜查资料, 有人对他说:你有病啊?""我有一个小愿望,就是想让当代青年看到我们民族经历的往事……记取士兵,那些士兵!""王树增的妻子王瑛说:""你没发现,这本《远东:朝鲜战争》就是献给我们战士的。一提到普通士兵,他就不能自已。""
""我当过10年伞兵,我对士兵有感情。我的部队前身是打上甘岭的,是黄继光、邱少云的部队。想想那些躺在异国土地上的战士,我什么都说不出来,他们那么年轻,他们是农民的儿子……“王树增沉默而冷面地对着我。一种无可名状的感受刺疼记者。当有的国家对每一个牺牲的儿女都设有灵牌,或在怀念碑上镌有密密麻麻的名字、永远受到民族的整体追念时,我们农民的儿子呢?
前不久,一个专门研究韩战(朝鲜战争)的倭国学者来到中国,他想看一看邱少云国度里的大学生,他对大学生们说,邱少云真是世界上少有的勇敢的人,是一个民族的骄傲。有个大学生竟回答说:现在再也不会有那么傻的人了。""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剧!"" 王树增对这件事很长时间不能释怀。
往年炎天,美国原预备和韩国在仁川举行大范围的模拟登陆,并把当年参加联合国军的西方各国的军事代表团都请来,以怀念朝鲜战争50周年,后担忧刺激朝鲜的南北和谈而作罢-在谁也没提起旧事时,美韩总是不忘,它起码勾起我们因往事而汹涌的感情 。
誓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战士比比皆是
王树增给我们描述了第四次战争──那是我们从不知道的由青春、热血、失利、胜利筑起的波澜壮阔的战场。毛泽东一度想让自愿军攻到三六线,并在那里休整。而在前线的彭德怀心里清楚,这没有任何可能,只能通过阻击和防御,迫使敌人休止进攻,这就是第四次战争。
所有的战斗都异常残酷,在修理山、在泰西岳、在汉江南岸,中国士兵用血肉之躯,阻挡李奇微的火海战术。自愿军阵地的失守,照例都是在最终一个肢体不全的战士抱着成捆的手榴弹或是爆破筒,滚向敌人后发生的。王树增说,你能想象数十门火炮加上30多辆坦克一路向一个小山包轰击1个小时、8架飞机又轮番扔下大量凝固汽油弹后是什么情形吗?山头被削去1米,连土都会在燃烧。中国士兵竟然还在世,还站起来射击。这给美国兵的心理震撼是极其强烈的,他们甚至嫌疑自己手上卡宾枪射出的子弹是否有意义,中国人是杀不死的。
彭德怀利用敌人东线的一个小疏忽,发动横城反击战,使联合国军的进攻失利,全线刚强。在横城反击战中,中国战士的英勇,使美军最现代化的武器也为之减色。""当一个人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局面就会有转变。""王树增提到一个叫翟文清的前副师长,他永远不能忘记他当营教导员时一个叫于水林的战士,在横城反击战中,敌人坦克集群冲过来,局面很危,于水林手提手雷,冒着弹雨冲到坦克跟前,连续炸毁两辆重型坦克,局面为之一变。他又端枪追击从坦克中跳出的美国兵。身中数弹,全身血红,还捉到了8名俘虏。
王树增特别感动的是于水林受伤返国后的故事。他消逝在茫茫人海中,与部队失去联系。只知道他是热河人,翟文清就派人到承德地区去找。找了好多年,直到""文革"" 前,才在内蒙古昭乌达盟一个贫困村里找到他。他是村里最贫困的,右臂已截肢,没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孤身一人住在生产队的马棚里。当地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衣衫褴褛的残疾男人是荣获一等功的大功臣。翟文清副师长千里迢迢赶来,紧紧抱住他,泪如泉涌 。当地政府知道于水林是大英雄后,给他盖了间房,为他找了个女人。结婚时,翟文清把他和女人接到部队……生活艰巨,而老军人多情而仗义。以后每年于水林都会被接到部队,直到他病逝。翟副师长亲自摒挡了这个老战士的后事。
在横城反击战中,自愿军一个师创1次战斗歼敌最多记录,消灭敌人3350名。但在砥平里,由美军和法军联守的一个阵地要冲没能拿下来,使自愿军终没取得第4次战争的大胜。那是异常惨烈的一仗,双方都刻骨铭心(美国人往年在国内大肆怀念砥平里之战)。自愿军先后投入8个团,多次攻入阵地,到处是混战肉搏,美国的重型轰炸机从倭国本土、南朝鲜釜山机场和航空母舰上起飞,怪叫着低飞擦过战场,把自愿军的攻击线路炸成一片火海。自愿军伤亡太大,常常是一个连上去没几分钟,就只剩六七个人了 。连长指导员全都牺牲,司号员炊事员指挥战斗,打到最终一个与敌人同归于尽,杨根思式的战士比比皆是……对砥平里的攻击是在自愿军下层军官果断要求下休止的。下级军官要求不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里是极其罕见的。彭德怀知道后,赞成休止进攻。自愿军对砥平里的攻击失利。
在砥平里,我们的伤亡很大。40军的3个团就伤亡1830人。359团3营的官兵险些一切伤亡,3营营长牛振厚在撤退时说什么也不离开遍布3营战士尸体的阵地,最终硬被拖下来。40年后,一位美国历史学家专门来到韩国的砥平里,在三七线附近的冻土里挖出19具中国士兵的遗骸,以及自愿军的子弹、水壶、牙刷、胶鞋等……
彭德怀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爱兵
""比较一下两军的统帅是很有意思的。""王树增在书中重点描写了这两个人:""自愿军统帅彭德怀像块巨石一样,他脸上从来没有笑脸,全党全军只有毛泽东敢跟他开玩笑,这跟他的身世有一定干系,他是赤贫的孩子,这一点跟毛泽东和周恩来不一样,他一向在下层,在一线,没享过一天福。""从王树增的言谈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彭德怀的深厚感情。
即将出兵时,他在沈阳开最终一次会,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感叹说:""我命苦啊!""在场的人都很惊讶,因为他从没说过这种话。""长征时我打最费力的仗,抗日时我在太行山……现在又是朝鲜战争……我是命中注定要吃苦的。""他最终说:""如果没有苦,要共产党员干吗?""全场为之肃容。王树增写到彭德怀,往往欲泪难止。他说,想到彭老总之后的命运,觉得他还不如牺牲执政鲜战场。
而美国第8整体军统帅(侵朝美军主要是第8整体军)李奇微是典型的现代军人, 他儒雅而理智。相比之下,麦克阿瑟传统老旧多了。他比麦克阿瑟小二十几岁,突出的特点是对战争局势判断敏锐而大胆。朝鲜战场的复杂、诡奇、壮阔,主要是彭德怀和李奇微两个人斗心斗智的结果。
彭德怀另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爱兵。他的心拨开那些干部,直扑向那些最下层、最令人怜爱、最费力的战士。执政鲜战场,他最大的忧虑就是我们的后勤,当美军飞机把整个后勤线炸得支离破碎,而战士们卧在雪中连炒面都吃不上,冻死饿死许多,还要遭受凝固汽油弹的伤害时,他的头发就无可阻挡地白了。
为了使这些战士的处境能够好一点,在第4次战争最危急的时候,彭德怀忍痛离开回北京,他迫切需要中心了解朝鲜战场最真实的状况-有人写过这些情节,但《远东:朝鲜战争》中有最真实的记录-飞机下降沈阳加油时,前来迎接他的军政首长请他到歇息室歇息吃饭,他眉梢紧锁心情恶劣:""我不吃饭!不歇息!你们别管我!""他就站在飞机旁等,飞机加完油后,立即飞向北京。到了北京,他直奔中南海。当得知毛泽东不在中南海而在西郊玉泉山的静明园时,他又立即赶往那儿。到了静明园,因为毛泽东在睡午觉,秘书和警卫人员不让他进。他大吼一声:我有急事向毛主席报告!不由分说, 推门而进。
毛泽东没有恼怒,边穿衣服边说:""只有你彭老总才会在人家睡觉时闯出去提意见!""彭德怀向毛泽东报告了朝鲜战场的艰巨状况,以及与美军作战和与百姓党作战的不同。毛泽东终于表示,根据现在的状况看,朝鲜战争不要急于求成。在周恩来主持的军委扩大会上,彭德怀充满感情地说:""国内只知道取得三次战争胜利的一面,并不知道严重困难的一面。第一批入朝的9个军,经过3个月的作战,已经伤亡四万五千多人,另外,生病、冻伤、冻死约四万人……几十万自愿军既得不到充足的粮食供应,更吃不到新鲜蔬菜,第一线部队只能靠一把炒面一把雪保持作战。战士营养不良,面黄肌瘦……“
有些领导开始强调自己的困难,彭德怀实在听不下去,禁不住拍案而起:""这也困难 ,那也难办,你们整天干的是什么?我看就是你们知道爱国,几十万自愿军战士他们不知道爱国吗?你们到朝鲜前线去看一看,战士住的什么,吃的什么,穿的什么!这些可爱的战士在敌人飞机坦克大炮的轮番轰炸下,就趴在雪地里忍饥挨冻……其费力程度甚至超过红军时期。经过几个月的苦战,伤亡了那么多战士,他们为谁牺牲,为谁流血?战死的、负伤的、饿死的、冻死的,这些都是青年娃娃呀!难道国内就不能采取迫切措施吗?""人们鸦雀无声,屏息静气。
回到住所,彭德怀怒气未消地对浦安修说:""前线战士那样苦,北京还到处跳舞! 我这个官老爷当然饿不着冻不着,可那些年轻的战士呢?我这个司令官不能睁着眼睛不为他们说话!""彭德怀此次回京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他促使中心军委做出了有利于改善前线条件的一系列决定。几天过后,他匆匆回到几十万大军正在受苦牺牲的地方。
★六十三军,祖国感谢你们!★
令王树增和王瑛夫妇不能忘记的另一个老军人是范天恩。这位主力军(38军)中的主力师主力团团长是有名的范大胆,打了许多硬仗胜仗,在全军非常有名,之后官至烟台警备区司令,往年79岁,已报病危。王树增夫妇从38军打听到他的下落后,赶去采访 。但对于50年前那场战争,他一句话不肯说。
""过了很长时间,他终于开口,你猜他说的什么?""王瑛问我。""说的竟然是一个孩子的事。临死前只有一件事放不下心,就是那个孩子。""老战士含着眼泪,像是要托付给王树增夫妇。这孩子当年是一个孤儿,流落在哈尔滨街头拾捡为生,之后被苏联红军收留。苏联红军撤离时,想把他带走,但政策不许可,只得把他留在齐齐哈尔火车站 ,他又重新流浪。范天恩带部队经过期,看这个孩子独自蜷缩在寒风中,十分可怜,就把他收留。这孩子特别聪明,就让他干秘密员,成天跟着范天恩,情同父子。第二次战争后,范天恩返国轮训时想带他一路走,又怕人家说……等他返来后,听说那孩子战死了,用老乡的衣柜做了一个薄棺埋在汉江边。""他的家人在哪儿?他姓王,我要找到他的家人。""范天恩在最终的时候总在说这句话。王树增知道这是一个老人永不能实现的梦了。""50年了,就是有家人也早就死了。""
彭德怀从北京赶回第四次战争的战场,得到的第一个新闻是:中国军队节节前进的局面已经无法控制。战略多端的李奇微接连发动了""屠夫作战""和""撕裂作战"",突破了汉江。彭德怀于是向中心提出放弃汉城。中国军队退至三八线以北。双方又回到了战争肇端状况。在边打边退的历程中,中国将士付出很大牺牲。弹药的非常缺乏令自愿军战士丧失了保卫阵地和自己的基本条件。朝鲜中部那些山岭上的石头常常是他们用来与坦克大炮搏斗的武器。许多中国士兵腹中空空衣不遮体地倒在了没有人烟的荒山野岭中 。当部队后撤时,只能看着战友的遗体躺在凄风冷雨中逐步遥远。随后赶来的美国兵看到这些尸体也不禁浑身颤栗。美国陆战1师军史上记录道:""这些尸体杂乱无章地躺卧着,许多还与美国士兵的尸体抱在一路。因为尸体的冷却,已无法把他们合并。""
自愿军退到三八线以北,杜鲁门和华盛顿的政客们以为自愿军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再打了,撤了一向与其作对保持要打到鸭绿江的麦克阿瑟。但杜鲁门确实不如在亚洲生活了14年的麦克阿瑟了解中国人。彭德怀和同事正策划一次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范围最大的战争。他致电毛泽东:""此次战争是极其主要的,是一场大恶战。纵然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也要消灭敌人几个师……“毛泽东很赞赏,周恩来却提醒:""我们前频频战争的状况证明,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1个整师、甚至1个团,都难以达到消灭的目的,而这次战争的第一阶段就预定消灭敌人5个师,其中有美军的3个师,恐怕客观上难以做到……”但毛泽东批准了彭德怀的作战方案。
这时李奇微已经取代自豪的麦克阿瑟,成为联合国军总司令,他选中军事怪才范弗里特代替自己原来的职务。这个人更加阴狠,在中国军队预备进攻时,他打破美军常规 ,不修筑防御工事,仍下令北进攻击。他说,对于中国人,防守是不行的,只有进攻。他把李奇微的""火海战术""用得更狠,使用的弹药量是美军规定限额的5倍以上。一些美国国聚会会议员要质询这种""范弗里特弹药量""浪费了美国纳税人的钱。范氏大为光火:""让那些议员们来看一看敌人的尸体和俘虏吧……“美军全线越过三八线。
1951年5月29日晚,朝鲜中部大雨如注。在山洞里,光着上身的彭德怀用最低沉的声音对洪学智说:出事了!60军180师被包围在汉江南岸。连日大雨使汉江江水猛涨,180师1万多中国官兵只能拉着仅有的3根铁丝北渡突围。美军的照明弹悬挂在头顶,炮兵和高空盘旋的飞机把密集的炮弹砸向毫无反击能力的中国士兵。齐胸深的江水汹涌, 力气弱小的女兵紧紧拉住马尾,人们相互呼唤招呼,依然有人不断被江水卷走。中国士兵的鲜血使汉江江水成为白色。
180师周围是5倍美军的死死包围,每一个方向的突围都发生了极度残酷的战斗。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饥饿,全师断粮多日,伤兵更加悲惨,伤口因为不能及时处理而溃烂 。有的士兵主张把驮炮的骡子杀了吃,但是立即遭到反对,士兵们宁可饿死也不愿意杀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骡马。驭手们怕它们被人吃,就解开缰绳放它们走,但是这些骡马恋着主人,人走到哪儿跟到哪儿,令炮兵驭手们放声大哭。当60军韦杰军长得知负责救援180师的179师和181师行动失败,一头栽倒在军指挥部里。
180师开了最终一次党委会,决定聚集突围。师长郑其贵带领警卫分队和部分组织人员在黎明时分遭到美军坦克追杀,钢铁履带把中国军人的身体卷出来,然后抛起来。 几名警卫战士向与郑师长的行动相反的方向跑,以吸引美军火力。郑其贵等趁机冲过山去。郑其贵回过头看到,一个战士当场被打死,另一个战士负伤仰面倒下,被两名黑人士兵抓着两腿拖走。40年后解密的自愿军司令部的资料显示:""除师长、参谋长及担任掩护大行李的一个建制营等部分人员突围外,余因饥饿与疲惫走不动,吃野菜中毒或作战死亡、失散等约七千余人。""
中国军队持续北撤,战线距离三八线越来越远。将士们忍受着一种难以言传的情绪的折磨。彭德怀认为,不能再退了,无论从军事上依然政治上,无论从道理上依然心理上。他决定执政鲜中部高山险阻之地守住最终的防线。派谁来守呢?各军损失严重,只有36岁的军长傅崇碧率领的63军略好一点。第63军最悲壮的一页翻开了。一边是中国士兵的血肉之躯,一边是美军坦克的钢铁长龙,两边翻滚厮杀。战场距彭德怀的指挥部不过百里,他拒绝撤退。常常一个人在阴郁中向南远望,他知道他的士兵一个又一个倒在阵地上,心疼焦虑。他知道中国农民家庭是如何盼自己的儿子长大,平安。几天前,自愿军一个独生子的父亲(father)写信问能否让他的儿子回家,有人指责这个老人觉悟不高,破坏抗美援朝。彭德怀知道后发火,命令立即把这个战士从近百万士兵中找出来,给这位老人送回去:""战士不是父母养的?就你是?""
残酷的阻击战打了整整10天结束,63军胜利完成义务,美军的进攻被挡住了。彭德怀亲自迎接已往沿下来的63军官兵。士兵们浑身的衣服已变成一缕缕的布条,许多人只剩下粘满血迹的裤衩。彭德怀刚说了一句""祖国感谢你们"",官兵们就都哭了,他们想到了倒在异国土地上的战友。
第五次战争的最终终局最终使毛泽东和彭德怀熟悉到,执政鲜打美国人与在国内打百姓党根本不同。在敌人海陆空的立体优势面前,我们太过乐观于自己的兵力优势和敌人缺乏近夜战的能力,尤其是美军已经掌握了中国军队某些暂时的弱点……得到这个熟悉付出了血的代价。
胜利女神站在了哪一边?
知道记者在写朝鲜战争,许多人问,咱们到底是赢了依然输了。更多的人在问王树增。他回答道:""你我这样的人在拳台上跟泰森打了个平手,你说这是泰森的胜利依然你我的胜利?""第5次战争后,杜鲁门急着想停战,认为长期陷执政鲜战场是中了苏联人的企图。而中国领导人需要面对更为主要的台湾和西藏问题,况且已成功地阻止了联合国军占领全朝鲜的企图。
杜鲁门""像猎狗一样到处寻找能和中国方面取得信息交流的线索"".找了一些不行,最终只能把一些信息向毛泽东的一个远亲传达,拿马歇尔的话说:像是""把一封信塞进瓶子里放到旧金山附近的大海里"",指望毛泽东能收到,简直太渺茫了。经过一系列外交斡旋,杜鲁门向远东最高司令官李奇微收回命令,要求他一字不差地向朝鲜共军司令收回:""我得知贵方可能希望举行一次聚会会议,以讨论以后休止朝鲜的敌对行为……我提议此聚会会议可在元山港一只丹麦伤兵船上举行。""
7月1日,彭德怀和金日成复电:""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将军:我们赞成为举行关于休止军事行动和创建宁静的谈判而与你的代表会面。会面地点,我们发起在三八线上的开城地区……“交兵双方开始谈判后,南朝鲜这个险些被遗忘的政府感到受到了极大欺侮。李承晚多次表示""誓死不与共产党谈判"",汉城多次举行大范围群众游行,喊出""打到北方去""!但没有人理会这个政府。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其间没有发生大范围的战争。却有无数次阵地对攻战,最闻名的是在上甘岭发生的。
尽管南朝鲜军把自愿军看成为神,听到一点中国军队的风声就望风而逃,但停战协议的签字就要举行时,李承晚竟然不要联合国军,要""单干"".自愿军发动了金城战争,专打要""单干""的南朝鲜军。结果南朝鲜军队伤亡惨重,丢失了大片土地。新上任的联合国军司令官克拉克说:""让中国人教训一下韩国人吧!""三八线从来是笔直的线,就是在金城一带凸出一块,那是金城战争使然。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正式签字。当双方倾销弹药的枪炮巨响休止后,战线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沉寂下来,双方官兵从战壕中探出头来调查,然后一路欢呼。几个中国士兵溜达到美军阵地上,拿出几粒糖果和一块手绢要送给美军士兵。这些农民子弟把自己仅有的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他们以为吃着牛排睡着鸭绒睡袋的美国大兵也把它们当宝贝……
王树增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停战那天,一名自愿军小战士奉命往前沿阵地送命令。这天炮火变得异常凶猛,他奔跑着、躲避着,多次被炮弹掀起的泥土掩埋。就要到阵地时,他被炸倒,醒来时发现自己的一只脚齐腕而断。他开始往阵地爬,一只手抱着自己的断脚。他爬上阵地时已是傍晚。小战士从胸前掏出命令,上面写着:今晚22时正式停战。届时不准射出一枪一炮。指挥员把小战士抱起来,大喊:""来三个人把他背下去! 不准让他死!拿着他的这只脚!""50年后,王树增和王瑛到处打听这个小战士的姓名, 无结果。在岁月风霜中,他安在否?王瑛问我或问她自己。
停战那天晚上,彭德怀走上前沿阵地,几个小时前这里还在战斗。一队担架抬着自愿军战士的遗体走下来,彭德怀掀开每一个担架上的白布,眼睛里逐步充满泪花。他哽咽地说:""就差几个小时,他们这么年轻……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掩埋好,立上个牌子……“走下阵地时,彭德怀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命令吉普车停下,他在泥土中拣出一只满是弹洞的白搪瓷杯,上面写着:献给最可爱的人……许久以后,他喃喃细语问:""这个兵,牺牲了?依然负伤了?""我不禁想到同是统帅的麦克阿瑟卸职后,在美国国会演讲时脱口而出的那句名言:""老兵不会死,他只会悄然而逝……”
当晚,开城举行了庆祝晚会。有人邀请彭德怀跳舞,他说不会。再来邀请他的是一位年龄很小的姑娘。彭德怀说:""孩子,我拉着你,咱们走一圈吧!""于是一位面目憔悴、饱经沧桑的老人拉着花一样的小姑娘,在迟钝轻柔的音乐中走着。所有的人都哭了
核心提示: 世界上唯一对毛泽东逝世“不闻不问”的大国是苏联。就在联合国降半旗、各国政要发唁电、多国群众游行悼念毛泽东这位伟人时,苏联却显得异常地平静。 ..
爱文科尔斯时任联合国军爱尔兰装甲旅准将:那时,我的部队怎么会知道中国军队如此强悍?我原先拥有190辆坦克。秋季攻势开始后。我被命令阻击中国第39军,40军。掩护美军第8军 ..
贾宝玉的性启蒙老师是什么动物?
女性初次性爱经验调查
浩然正气留人间
《草房子》第七章 白雀
张学良顺利接掌东北军:张作霖起了怎样的作用?
揭秘专为美国女兵“服务”的慰安夫
晒月亮的女子
蓬莱磨盘街
仇殇
为爱疯狂我纵火泄愤
本站名称: 狸猫故事(m.limaogushi.com)
内容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投稿提供。
如有侵权请迅速联系本站,本站在核实后立刻作出处理!
Copyright ©狸猫故事 2019-202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