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知道,他灭了六国,六国留下来的旧贵族随时都可能起来反对他。他下令把天下十二万户豪富人家一律搬到咸阳来住,这样好管住他们;他又把天下的兵器统统收集起来,除了给政府军队使用以外,都熔化了铸成十二个二十四万斤重的巨大铜人和一批大钟(一种乐器)。他以为兵器收完了,有人想造反也造不成了。
他还常常到各地去巡视,一来祭祀名山大川,要大臣们把颂扬他的话刻在山石上,好让后代的人都知道他的功绩;二来显示自己的威武,也叫六国贵族有个怕惧。
公元前218年的春天,他又带了大队人马出去巡视。有一天,到了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阳县),车队正在缓缓前进的时候,突然哗喇喇一声响,飞来个大铁椎,把秦始皇座车后面的副车打得粉碎。
全部车队一下子都停了下来,武士们到处搜查,刺客已经逃走了。
秦始皇可真发火了,立刻下了一道命令,在全国进行一次大搜查,一定要把那个行刺的人捉到。足足搜查了十天,没有查到,也只好算了。
这个行刺的人名叫张良。张良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韩国被灭的时候,张良还年轻。他变卖了家产离开了老家,到外面去结交英雄好汉,一心想替韩国报仇。
后来,他交上一个朋友,是个大力士。那个大力士使用的大铁椎,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两个人商量好,准备在秦始皇出外巡游的时候刺杀他。
他们探听到,秦始皇要经过博浪沙,就预先在那里树林隐蔽的地方埋伏起来。一筹秦始皇的车队经过,大力士就把铁椎砸过去。哪儿知道这一椎砸得不准,只砸了一辆副车。
张良失败以后,隐姓埋名,一直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总算躲过了秦朝官吏的搜查。他在下邳住了下来,一面钻研兵法,一面等候报仇的机会。
张良是怎样开始学兵法的呢?有一个离奇的传说。
有一次,张良一个人出去散步,走到一座大桥上,看见一个老头儿,穿着一件粗布大褂,坐在桥头上。他一见张良过来,有意无意地把脚往后一缩,他的一只鞋子直掉到桥下去了。
老头儿转过头来,很不客气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
张良很生气,简直想动手揍他一顿。可是再一看,人家毕竟是个老头儿,就勉强忍住了气,走到桥下,捡起那只鞋子,上来递给他。
谁知道那老头儿竟连接也不接,只把脚一伸,说:“给我穿上。”
张良想,既然已经把鞋捡上来了,索性好人做到底,就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拿鞋子给他穿上。
那老头儿这才微微一笑,站起来走了。
这一下真把张良楞住了,心想这老头儿可有点怪。他盯着老头儿的背影望着,看老头儿往哪儿去。
老头儿走了里把地,又返了回来,对张良说:“小伙子不错呀,我很乐意教导教导你。过五天,天一亮,你到桥上再来见我吧。”
张良听他的口气,知道是个有来历的人,赶紧跪下答应。
第五天,张良一早起来,就赶到桥上去。谁知道一到那边,老头儿已经先到啦!他生气地对张良说:“你跟老人家约会,就该早一点来,怎么反叫我等你呢?”
张良只好认错。那老头儿说:“去吧,再过五天,早一点儿来。”说完就走了。
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见鸡叫,就跑到大桥那边。他还没走上桥,就见到那老头儿。
老头儿瞪了张良一眼说:“过五天再来吧。”
张良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到了第四天半夜,就赶到桥上,静静地等着天亮。
过了一会儿,只见那老头儿一步一步地迈过来了。他一见张良,露出慈祥的笑容说:“这才对了。”说罢,从袖里掏出一部书来文给张良,说:“回去好好地读,将来就大有作为了。”
张良再想问他,老头儿不再多讲,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等到天亮,张良趁着晨光,拿出书来一看,原来是部相传是周朝初年太公望编的《太公兵法》。
打那时候起,他就刻苦钻研兵法,后来成了一个有名的军事家。
韩红曾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演唱过歌曲《天亮了》,扣人心弦的音乐加上韩红深情演唱直接让现场的观众止不住泪崩,而这首歌并不仅仅只是好听,其背后的创作灵感来源更是让人感动到落泪。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马岭河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名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先后死去。
而1999年10月3日的这场灾难让年仅2岁半的潘子灏变成了孤儿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
韩红还曾连续两次在3·15晚会上演唱过《天亮了》这首歌,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而韩红在采访中也说出了自己创作这首歌的灵感的来源。
因为韩红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然后母亲也不在身边,当她看到这条新闻报道中”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父母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自己的孩子举起来“正是这个用伟大两个字都无法去恰当体现的一个壮举深深打动了韩红,而这种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正是自己从小渴望的。
因此韩红想用作品来表达自己心中的震撼,就此作为背景创作出《天亮了》这首歌。为了完成歌曲创作,韩红还亲自跑到成都青城山坐一次缆车,她说在正常运转的缆车上她都体验到了那种恐惧和无助的感觉,更何况1999年的贵州马岭河景区建设的缆车还是不合格的,再加上当时只能装十个人的缆车还硬挤了23人,悲剧就更加难以避免。
当韩红第一次见到这个奇迹还生的小男孩时,两人相拥而泣了好一阵子,仿佛心中有好多想对对方说的话。这个情景当时还被家人录了下来,但是直到今天韩红不想公之于众,因为她觉得这是属于自己内心深层最真实宝贵的一个东西。而当小子灝开始叫韩红妈妈的时候,这令她非常高兴,曾有记者问到韩红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孩子叫她妈妈的时候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时,韩红坦言有子灝就够了,不会再要孩子。
如今的潘子灏活在韩红的关怀中,但是那心中的阴影却没有完全消散,希望他能尽早地忘掉这个噩梦,拥有一个充满阳光的人生。而我不由得再次感叹父母的伟大,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昆阳大战以后,刘縯和刘秀名声越来越大。有人劝更始帝把刘縯除掉。更始帝借口刘縯违抗命令,把刘縯杀了。
刘秀一听到他哥哥被杀,自己知道力量敌不过更始帝,就立刻赶到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向更始帝赔不是。有人问起他昆阳大战的情形,他也一点不居功,说全是将士们的功劳。他也不敢给他哥哥戴孝,照常吃饭喝酒,有说有笑,一点也不流露出他忧伤的心情。
更始帝以为刘秀不记他的仇,反倒有点过意不去,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但是毕竟不敢重用。后来,长安攻下来了,王莽也给杀了。更始帝到了洛阳,才给刘秀少数兵马,让他到河北去招抚河北郡县。
这时候,各地的豪强大族有了武器,有的自称将军,有的自称为王,也有自称皇帝的,各据一方。更始帝派刘秀到河北去,正好让刘秀得到一个扩大势力的机会。他废除王莽时期的一些苛刻法令,释放一些囚犯,一面消灭了一些割据势力,一面镇压河北各路农民起义军。整个河北差不多全给刘秀占领了。
公元25年,刘秀和他的随从官员认为时机成熟,在鄗(音hào今河北柏乡县北)自立为皇帝,这就是汉光武帝。
更始帝先建都洛阳,后来又迁到长安。他到了长安以后,认为自己的江山已经坐定,开始腐败起来。他滥封官爵,自己不管政事,成天在皇宫里喝酒作乐,还纵容他手下的兵士抢劫。原来一些绿林军将领,对他十分不满。
赤眉军的首领樊崇眼看更始帝不行了,就率领二十万人进攻长安。更始帝派兵抵抗,接连打了几个败仗,急得他不知怎样才好。绿林军中有些将领劝更始帝离开长安,反而遭到更始帝的猜疑、杀害;还有一些起义将领投奔了赤眉军。更始帝内部一乱,赤眉军就顺利地打进了函谷关。
赤眉军决定推翻更始帝,但是樊崇他们不能摆脱汉朝旧贵族正统观念的影响,定要找个姓刘的做皇帝。当时赤眉军姓刘的一共有七十多个,其中有个十五岁的放牛娃刘盆子,据说跟西汉皇族的血统最近,就硬把刘盆子立为皇帝。
赤眉军打进长安,更始帝逃到城外,樊崇派使者限令更始帝在二十天内投降。更始帝没法,只好带着玉玺向赤眉投降。
赤眉军进了长安,声势浩大。可是几十万将士的口粮发生了困难。富商和地主趁机屯积粮食,长安天天有人饿死。这样一来,长安的混乱局面就没法收拾了。
樊崇带着军队离开长安向西流亡。但是别的地方的粮食也一样困难;到了天水(郡名,在今甘肃)一带,又遭到那里的地主豪强的拦击。樊崇只好又带着大军往东边来。
汉光武帝趁着赤眉军进长安的时候,占领了洛阳。他们一听到赤眉军向东转移,就带领二十万大军分两路埋伏在那里。
汉光武帝派大将冯异到华阴,把赤眉兵引向东边来。冯异用计把一队赤眉军包围在崤山下。他下了战书,跟赤眉军约定时间和地点决战。老实的樊崇不知道敌人的计策,派了一万多赤眉军发动进攻。冯异先派出少数兵士对敌。赤眉军看见汉兵人少,就全军出击。没想到冯异的伏兵上来了,打扮得和赤眉军一模一样,双方混战在一起,分不出谁是赤眉兵,谁是汉兵。
赤眉军正在为难的时候,打扮成赤眉军的汉兵高声叫嚷着“投降!”“投降!”赤眉军兵士一看有那么多人喊投降,没了主意。军心一乱,这一支赤眉军就被缴了武器。
公元27年1月,樊崇带着剩下的赤眉军向宜阳(今河南宜阳县)方向转移。冯异火速派人报告汉光武帝。汉光武帝亲自率领预先布置好的两路人马截击,把赤眉军围困起来。到了这步田地,樊崇只好派人向汉光武帝求和。
汉光武帝把刘盆子他们带回洛阳,给他们田地房屋,让他们留在洛阳。但是不到几个月,就加上谋反的罪名,把樊崇杀害。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的称号),十四岁那年,就服侍太宗。当时太宗的御厩里,有匹名马,叫“狮子驄”,长得肥壮可爱,但是性格暴躁,不好驾驭。
有一次,唐太宗带着宫妃们去看那匹马,跟大家开玩笑说:“你们当中有谁能制服它?”
妃子们不敢接嘴,十四岁的武则天勇敢地站了出来,说:
“陛下,我能!”
太宗惊奇地看着她,问她有什么办法。武则天说:“只要给我三件东西:第一件是铁鞭,第二件是铁锤,第三件是匕首。它要是调皮,就用鞭子抽它;还不服,用铁锤敲它的头;
如果再捣蛋,就用匕首砍断它的脖子。”
唐太宗听了哈哈大笑。他虽然觉得武则天说的有点孩子气,但是也很赞赏她的泼辣性格。
唐太宗死了后,按照当时宫廷的规矩,武则天被送进尼姑庵。这当然是她很不情愿的。
唐高宗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看中了武则天。即位两年后,他把武则天从尼姑庵里接出来,封她为昭仪(妃嫔的称号)。后来,又想废了原来的王皇后,立武则天做皇后。这件事遭到很多老臣的反对,特别是高宗的舅父长孙无忌,说什么也不同意。
武则天私下拉拢一批大臣,在高宗面前支持武则天当皇后,有人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别人管不着。”唐高宗这才下了决心,把王皇后废了,让武则天当皇后。
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就使出她那果断泼辣的手段,把那些反对她的老臣一个个降职、流放,连长孙无忌也被逼自杀。
不多久,那个本来已经十分无能的高宗害了一场病,成天头昏眼花,有时候连眼睛都张不开。唐高宗看武则天能干,又懂得文墨,索性把朝政大事全交给她管了。
武则天掌了权,渐渐不把高宗放在眼里。高宗想干什么,没有经过武则天同意,就干不了。唐高宗心里气恼,有一次,他跟宰相上官仪(上官是姓)商量。上官仪是反对武则天掌权的,就说:“陛下既然嫌皇后太专断,不如把她废了。”
高宗是个没主意的人,听了上官仪的话,说:“好,那就请你去给我起草一道诏书吧。”
两个人的说话,被旁边的太监听见了,那些太监都是武则天的心腹,连忙把这件事报告武则天。等上官仪把起草好的诏书送给高宗,武则天已经赶到了。她厉声问高宗说:“这是怎么回事?”
唐高宗见了武则天,吓得好像矮了半截。他把上官仪起草的诏书藏在袖子里,结结巴巴地说:“我本来没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教我干的。”
武则天立刻下命令把上官仪杀了。
打那以后,唐高宗上朝,都由武则天在旁边监视;大小政事,都得由皇后点了头才算数。
公元683年,高宗死了。武则天先后把两个儿子立为皇帝——中宗李显和睿(音ruì)宗李旦,都不中她的意。她把中宗废了,把睿宗软禁起来,自己以太后名义临朝执政。这一来,又遭到一些大臣和宗室的反对。
有个官员徐敬业被武则天降职,借这个由头,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找宰相裴炎商量。裴炎说:“现在皇帝年纪大了,还不让他执政,人家就有了借口,只要太后把政权还给皇帝,徐敬业的叛乱自然会平息。”
武则天认为裴炎跟徐敬业一样,都想逼她下台,一气之下,就把裴炎打进牢监;又派出大将带领三十万大军讨伐徐敬业。徐敬业兵少势孤,抵抗了一阵,就失败了。
接着,又有两个唐朝宗室——越王李贞和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也被武则天派兵镇压了。
经过这两场小小的兵变,全国恢复了安宁,没有人再敢反对武则天。武则天巩固了她的统治,就不满足太后执政的地位了。
有个和尚猜到了太后的心思,伪造了一部佛经,献给武则天。那部佛经里说,武则天本来是弥勒佛投胎到人世来的。
佛祖派她下凡,就是要让她代替唐朝皇帝统治天下。
又过了几月,有个官员名叫傅游艺,联络了关中地区九百多人联名上书,请求太后即位称帝。武则天一面推辞,一面提升了傅游艺的官职。结果,劝她做皇帝的人越来越多。据说当时文武官员、王公贵族、远近百姓、各族首领、和尚道士,上劝进表的有六万多人。
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接受大家的请求,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她就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6神箭手后羿中华上下五千2、4尧舜让位中华上下五千3、125 激将法古代历史故事4、屡摧大寇——戚继光中国历史故事5、008 打算养老古代历史故事6、汉尼拔激起将士爱国心 ..
1、送葬克雷洛夫寓言2、小老鼠和大老鼠克雷洛夫寓言3、农夫和强盗克雷洛夫寓言4、鳊鱼克雷洛夫寓言5、狐狸和驴子克雷洛夫寓言6、青蛙和朱庇特克雷洛夫寓言7、狼与羊克雷 ..
幽默小故事1000字
鬼怪故事精选1200字
克雷洛夫寓言5000字大全
中华上下五千5篇内容
历史故事800字推荐
安徒生童话15个
克雷洛夫寓言9篇热门
克雷洛夫寓言大全800字
搞笑故事优选300个
寓言故事完整版1300字
本站名称: 狸猫故事(m.limaogushi.com)
内容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投稿提供。
如有侵权请迅速联系本站,本站在核实后立刻作出处理!
Copyright ©狸猫故事 2019-202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