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出生在浙江勤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45分。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他再三请求,才勉强同意他跟班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学习。值班教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教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看书。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功课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时,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气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几年来,那位教授一直在做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的实验。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需要熟练的技术,还需要耐心和细心。同学们都不敢尝试,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成功了。那位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也为中国人争了气。
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他们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主要是在欧洲和美洲,虽然并没有自己的祖国,但是犹太人是一个凝聚力非常强的民族。
德国大诗人海涅就是个犹太人。他写的诗充满爱国激情,但是有些人因为他是犹太人而对他抱有成见。有一段时间,他在公共场合常遭到一些无耻之徒的侮辱和攻击。
有一天,在一个晚会上,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对他说:“告诉你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发出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海涅看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能弥补这个缺陷!”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林兰英,由于封建礼教束缚,小学毕业后,母亲不让她读中学。后来,她与母亲订了一条“协议”:只要考第一名,不交学杂费,就可以读书。结果,从初中到高中,她连续取得了12次第一名。
1948年,她到美国攻读数学,并选学物理、化学。美国荣誉学会狄釒逊学院分会根据她的优秀学习成绩,授予她金钥匙,她的数学导师推荐她去写博士论文。但她却怀着振兴祖国的宏愿毅然转学固体物理专业。
五年后,她成为宾州大学第一个固体物理学女博士。1957年她回到祖国,研究半导体材料,成绩卓著。
英雄少年赖宁,家住四川石棉。这里山高路险,地处偏僻,没有大城市那样的繁华热闹。可赖宁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把家乡看成祖国大家庭的一部分。
他的家就在有名的大渡河边上,他常到河边玩,还特别喜欢登山。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就组织同学们成立了“探险队”,带着大家攀登一座座山峰。每爬上一座山,他就站在山头上眺望四周的山水,高声说:“祖国的山河真是壮丽多姿呀!”他立下了志愿,长大后做个地质工作者,要走遍祖国的奇山丽水!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家乡虽然比不上繁华的城市,可是别人都羡慕这里,我们也为之感到自豪……大渡河日夜不停地为县城奔波,大山为县城的绿化尽了全部力量,我们能不为有这样两个热爱家乡的勇士感到自豪吗?别人能不为之羡慕吗?”
后来,当山上起火、大片森林被烧着的时候,赖宁奋不顾身上山灭火,献出了年仅14岁的生命。他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他平时的言行中,不难得出结论。
赖宁的故事:
赖宁,英雄少年。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
赖宁于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无线电实验。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积极探求的进取精神。1988年3月13日,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表彰赖宁的崇高精神,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
为了拯救祖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们开始了推翻清朝的革命。这些志士中,有个叫陈天华的,是位杰出的革命宣传家。陈天华是个感情激烈的人,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听说俄国企图侵占我国东北,就咬破手指,写了几十幅血书寄回国内,号召开展反侵略斗争。他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被侵略者践踏,文明古国一天天衰落,而有些中国人丧失了信心,就奋笔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用长长的诗句,歌颂我们的山河、人民和历史。他写着:“我中华,原是个,有名大国;不比那,弹丸地,僻处偏方。论方里,四千万,五洲无比;论人口,四万万,世界谁当?论物产,真是个,取之不尽;论才智,也不让,东西两洋。”
他又非常愤恨地写了外国侵略者占我国土杀我人民的罪行。最后他呼唤人们赶快觉醒:“睡猛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才是我,大国民,气吐眉扬。”
陈天华写的小册于,对宣传革命起了巨大的作用,许多人就是读了他的书,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自己后来为了唤醒民众,不惜投海自尽,用生命报效祖国。
钱学森的一生,可谓是历经风雨。他出生于中国内忧外患、被人宰割的 时代。他是中国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先生的爱婿。钱学森为了挽救危亡中的 祖国,他先是赴美留学’求取知识,等到归国的时候,却被美国强行扣留。兜 兜转转数年,他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于祖国建设,在二战中立下赫赫 功勋,也为中国导弹、航空科学的发展立下不小的功劳。
再见了,我亲爱的祖国
晚清的中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为黑暗的时代,当时列强瓜分中国, 中国迈上了屈辱的路程。特别是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期,庚子之难就在这个时候爆发,这场战役让那些不平等条约再次落在中国人民的肩上,加重了 中国人的负担,使中国完全的陷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XX年10月10日,革命党在武昌发动了灭亡清政府的武装起义,从此拉开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序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钱学森就在武昌起义的两个月后出生,出生地是在上海。
彼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中国大地烽火四起,列强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内部军阀混战,百姓困苦,民不聊生。钱学森在 这样的背景下过完了他的童年。幼年时期的钱学森就意识到中国积贫积弱的 现象,他立下壮志要改变中国的现状,走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星光大道。
1923年9月,钱学森12岁,他进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六年 后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钱学森取得清华大学第二届赴 美公费留学生的资格。1935年8月,钱学森乘坐上海一艘美国邮政船,离开 了动荡不安的祖国,望着白浪翻滚的黄浦江面,钱学森思绪如潮,他在心中 默默地对自己说道:“再见了,我亲爱的祖国’你现在是豺狼当道,我要到大 洋的彼岸,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你早日在东方复兴!”
同年九月,钱学森到了美国,顺利进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岳父蒋百里
钱学森曾经说过,这一生当中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个是开国总理周恩来,另一个是他的岳父蒋百里。
蒋百里曾经留学日本士官学校,被誉为“现代兵学之父”,有人说他曾经 两次打败日本陆军。在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典礼上,蒋百里靠着优异的成绩 打败了所有的同学,包括后来的日军名将,例如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山本 五十六。
蒋百里获得了象征日本军界最高荣誉、裕仁天皇御赐的樱花宝刀。在 1937年抗战初期,蒋百里先生的《国防论》首次提出了持久抗战的观点。曰 本战败之后,很多日本军官吃惊的发现,大日本皇军几乎是在老老实实地按 照蒋百里的指挥,由东到西进军,然后陷于湘西战场’最后以失败告终。
蒋百里为钱学森做出了两件影响颇大的事,一件是婚姻,还有一件是专业选择。
蒋百里和钱学森的父亲钱均是莫逆之交,蒋百里在日本留学期间曾经 和一个日本女人结婚,并生下了 5个女儿。他知道钱学森是钱家独子,而且 没有结婚,于是有意将自己的第三个女儿蒋英嫁给钱学森。钱学森和蒋英两 人在父辈的安排下,很快产生了感情。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蒋英也到 欧洲留学。两人之间虽远隔万里,但仍然互通书信,感情在分别中愈加的深 厚。直到1947年,钱学森才回到上海和蒋英结婚。婚后,夫妻二人一起回到 了美国,感情甚笃。在被美国扣押、迫害的日子中,两人始终相濡以沫,相互 扶持。
钱学森赴美留学之前,父亲钱均对儿子选择航空科学专业十分反对。钱 均认为,中国的航天工业基础十分落后,还是将飞机研制好才是当务之急。 但是钱学森却坚持认为,中国的飞机制造技术落后西方一大截,只有从航空 理论基础上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赶超西方。父子俩人都各自坚持自己的观 点,甚至还出现了争执。
蒋百里先生听说钱家父子二人的争持后,便去当和事佬,他向钱均仔细 介绍了西方航空行业的发展,跟他说航空工业是理论和工程实际相结合的 产业,工程实践是要跟着理论走的,没有理论,任何实践都是空话。蒋百里的 话让钱均茅塞顿开,钱均终于不再阻挠儿子学习航空理论。
钱学森回忆往事的时候,对岳父为自己说服了父亲很是感激,同时也感 谢蒋百里将女儿交给他,给他一个好妻子。
留美岁月
1935年9月,钱学森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毕业后的实习期间,钱学森充分地感觉到作为弱国国民的辛酸。当时的中 国,在历经了百余年的贫弱之后,中国人在国外留学,被欧美列强国家的人 极端的轻蔑,中国人饱受美国人的歧视。
1936年10月,钱学森进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成为美国籍匈牙利 人科学家冯?卡门的得意弟子。师生二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和科研研究中, 彼此磨合,留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的冯?卡门先生是刚刚兴起的航空科学 中的顶尖科学家,是动力学上的教授。初次和钱学森见面的冯?卡门对这位 仪表庄重的年轻人倍加赞许。他提出了很多问题,不过都被才思敏捷的钱学 森回答出来。之后的几年中,钱学森先后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航空工程硕 士学位、航空博士等学位,并成为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火箭研究小组的主要 成员之一*。
40年代初,钱学森和另一个航空科学家马林纳合力发表了重要的研究 报告《远程火箭评论与初步分析》,这一论文成为美国研制对地导弹和探空 火箭的理论基础。此外,钱学森还参加了美国核武器研制的“哈拉曼工程”。
1945年到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停息后,国内解放战争也在节 节胜利,钱学森先生意识到民族解放、复兴在即,他决定要回国投身到祖国 的建设中,但是归国路途确实是想象不到的坎坷和艰难。
1950年,因为怀疑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美国取消了他参加机密研 究机构的资格。钱学森以此为契机,用回国探亲这个理由准备回到阔别许久 的祖国。正当他要动身的时候,却被美国移民当局扣押,幸好被同事以一万五千元美金保释出来。但此后,美国屡次阻扰他回国,钱学森遭到了美国当局长达五年的扣留和迫害。
据钱学森晚年时候的讲述,在美国羁绊的五年中,他时刻不忘回国,每 一天都在准备着行李。由于美国政府的刻意压制,家中的生活条件很差,还 要经常搬家。好在妻子蒋英贤良淑德,抚慰了他那寂寥无助的心。妻子蒋英 毅然辞退家中所有的女佣,一个人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
在这五年当中,钱学森先生并没有放弃回国的打算,他在美国加州学院 任副教授,在教书之余,不忘继续研究自己的学术,并在1953年发表了《从 地球卫星轨道上起飞》一文,1954年出版的《工程控制论》更是引起了行业 领域的轰动。
出国容易回国难
1949年5月20日和1949年5月14日,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负 责人葛庭燧、曹日昌教授分别写信,他们劝说钱学森回国参加祖国战后建 设。同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钱学森下定主意,立 誓返回魂牵梦绕的祖国。
1950年7月,钱学森准备将整理好的八百公斤的书籍和科研笔记带回 祖国,但遭到美国移民当局的强行拘留,并扣押了所有的资料和书籍。美国 海军部高级次长表示:“钱学森参加了美国很多机密科研机构,无论走到哪 里,他都抵得上5个步兵师,我宁可将这家伙击毙,也不让他回到中国!”
钱学森在美国遭到强行拘留的消息传回国内,举国震惊丨国内多位科学 家纷纷声援钱学森,谴责美国政府的做法太过极端。新中国公开指责美国在 违反个人意愿的情况下强行扣押钱学森,这是完全不符合美国所谓的人权、 民主、自由等口号。
中国为了让钱学森早日回国,也在时时刻刻地想着法子。在日内瓦召开 的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表示,中国可以释放在 朝鲜战场上被俘的美国十一名高级将领,为了表示诚意,中国会先释放4名 美国的王牌飞行员。然而,美国坚持不让步,声称并没有证据表示钱学森想 要回国。
就在谈判无以为继的时候,全国人大副常委陈叔通忽然收到钱学森的 来信,信中的内容是要求祖国帮助他回国。原来钱学森通过美国的报纸看到 了天安门广场上的陈叔通’而陈叔通正是他父亲钱均的好朋友,于是便决定 给他写信。钱学森先是摆脱美国特务的监督,在写给比利时的亲戚家书的夹 层中留下了这封写给陈叔通的信件。
陈叔通接到信后,立刻将信交给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以此作为美国当 局扣留钱学森的铁证,美国只得以“驱逐犯人”的名义放钱学森先生归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先生终于得偿夙愿,携带妻子和一双幼小的儿女 踏上了归国的路途。当年10月8日,钱学森先生终于回到中国广州。
但是,对于美国政府以驱逐罪犯的名义将他放回,钱学森异常愤恨,他 坚决表示,如果美国不就此向他道歉,他就永远不再去美国。果然,在钱学森 回国后的生命中,他再也没有前往美国了。
科研狂人
回到祖国的钱学森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光辉的历程。他迫不及待地投 身到祖国的航空、国防建设之中。
1955年冬,钱学森参观了陈赓大将领导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 交谈中,钱学森坚持一定要发展中国人自己的导弹、火箭。1956年,钱学森 提出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意见书中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导 弹、火箭工程的发展、建设规划,这份意见书立刻受到党和中央的高度重视。
同年,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钱学森,毛主席的和蔼、亲切、平易近人, 都让钱学森印象深刻。在国家政府的扶持下,钱学森随后成立中国第一个火
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院以钱学森作为众多科研
学者的领头人,为了让这些从未接触过导弹的学者们尽快地融入到导弹、火 箭的建设发展之中,钱学森首先给分配过来的156名大学生和教授讲述了 《导弹概论》,并亲自拟定空气动力学、发动机等相关专业的学习计划。
六十年代,中苏关系迅速恶化,苏联将所有援华的科学家全部撤走,同 时将支援中国的工业项目的合同全部撕毁。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钱学 森和众多学者一样,吃粗干粮、睡帐篷,他们同甘共苦。虽然国外技术死死封 锁,但是钱学森的队伍也能攻克重重难关,终于在1960年11月5日,中国 发射了第一枚导弹。这个时间距离苏联撤走科学专家仅17天,当时在酒泉 发射场的聂荣臻元帅十分激动,他说:“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的转折点! ”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并在两 年之后的10月27日,完成了中国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对地导弹的发行试 爆实验和中国原子弹、导弹相结合的实践,使我国的国防力量达到了世界尖 端的位子,震惊了全世界。
1965年,钱学森又向中国国务院提出了建设我国人造卫星的建议。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 发展又步上了一个高台阶。
钱学森不光是我国航空科技、导弹火箭科技上的功臣,也是我国高端军 事科技的奠基人。1998年,钱学森就关于军事科学做了系统的阐述,他说: “军事学是军事科技的基础理论,军事运筹学是技术理论,技术应用学是军 事系统的工程理论。”
中国人,中国心,钱学森的爱国之心
钱学森的一生是辉煌的,作为爱国者,他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冲破层层阻 力回到中国;作为科学家,他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为中国科学技术 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钱学森说过,他一生有三次最为激动的时刻,第一次是 在得知美国方面终于肯放他归国,第二次是在得知自己将会同焦裕禄、孟泰 等人,一起列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行列;第三次是在建国十周年的那天, 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从诞生到成长的过程中,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不计其数,然而最为 光辉、功勋最为卓著、影响力最大的人物却是钱学森。那么,钱学森一生做出 哪些贡献呢?
在“一 ·二八”淞沪抗战中,钱学森意识到中国航空力量过于薄弱,因而决定到美国学习航空科技的理论知识。在美国受到当局迫害,滞留美国的五 年,他从没有放弃争取回到祖国的机会。他为二战的胜利立下不朽的功劳, 曾经和冯·卡门一起完成了空气动力学的研究问题,并留下了“卡门一钱近 似”公式,就连冯·卡门导师也称这个弟子的学术知识已经胜过了自己。
在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首任院长期间,他将自己在动力、制导、气动 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掌握的丰富知识,运用 到导弹、火箭、卫星的研发制造上。他还主持并成功地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 术的建立”,他还参与了对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的研制。
钱学森被世界公认为世界航空技术的开创者、重要技术的奠基人和控 制工程学的开山鼻祖,他是应用数学、应用力学等学识领域的领袖人物,他 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学识上留下了创造性的贡献。
钱学森一生留下了《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不 朽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先后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 奖特等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的称号。
钱学森为中国导弹、航空、火箭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付出了 40多年的努 力,有着中国导弹之父、火箭大王、中国航空之父的荣誉称号。在1991年10 月16日,国务院、xx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一级英 雄模范奖章。随后,钱学森又担任中国科学家协会的名誉主席。1999年9月 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xx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勋章。
钱学森一生淡泊名利,有着崇高的人格品质。他在为祖国科研实验做奋 斗的岁月里,始终保持了一名爱国学者应有的崇高精神。钱学森曾经说过: “我是一个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我所学到的科学技术只服务于我的祖国,我 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如果说我有所求的话,那我想要的 最高奖赏,就是全国人民对我工作的满意。”
钱学森晚年的时候仍然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安全。他是从中国贫弱的年 代中走出来的,他曾经亲眼见到过祖国被列强瓜分的情形,他绝不愿意让中 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钱学森晚年的时候,也仍然关心着国防科技和军 队现代化的建设。
当钱学森因病住院时,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到他病床前探视,钱学森紧 抓着军委领导同志的手,要他们好好地发展中国军事的高端科技。随后,中 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等,11个党和国家的高级部门, 联合起来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钱学森被评为“感动中国的100 位人物”之首。这充分体现了钱老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是全体 中国人对钱学森一生光辉成就的肯定!
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上的阅兵仪式震撼了世界,钱学森就在当年10月31日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98岁。人虽死,但英魂常在,钱学森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的地位永远不会动摇。
1940年2月,在风雪弥漫、摄氏零下40多度的大森林里,东北抗联杨靖宇同志遭到敌人围追堵截。两个警卫员一个英勇牺牲了,一个身负重伤隐蔽在树洞里。他只身一人,边打边走。
他刚到黑龙江濛江县保安屯附近,就被敌人的坐探发现了。不一会儿,一大群敌人扑了过去。杨靖宇选择了一棵大树作掩护,拔出两支短枪,左右手同时向敌人射击,独身一人和几百个敌人打了一个多小时。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被他打回去了,一批批的敌人倒在了他的面前。
杨靖宇身负重伤,枪里也只剩最后一颗子弹了。他坚强挺起高大身躯,深情注视祖国壮丽河山,用热血和生命,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随后壮烈牺牲。
日本强盗把他的遗体运到医院解剖,发现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野草、树皮和棉絮。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杨靖宇就是靠吃这些东西,坚持战斗的。
刘胡兰只活了15岁,但她却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打小起,贫苦出身的她就爱憎分明,早在抗战时期,10岁的刘胡兰就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因为表现突出,她14岁就当上了区妇女干事,还被中国共-产-党吸收为预备党员。
为了革命的需要,党派刘胡兰回云周西村领导工作。其间,刘胡兰曾配合武工队员,将该地大恶霸石佩怀处死,赢得了老百姓交口称赞,也惹怒了反动派。为了报复,反动派率军突袭云周西村。上级命令刘胡兰转移,但是,为了帮助更多群众和党员转移,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不幸的是,就在这时有人叛变了,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反动派抓到刘胡兰后,实施了种种威逼利诱,但都没有成功。最后,反动派把刘胡兰带到了铡刀面前,当着她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杀了。可敌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胡兰却异常镇静,怒喝道:“我咋个死法?”在反动派说出“一个样”后,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说了声“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便来到铡刀旁,毫不畏惧地躺在铡刀下。
就这样,年仅15岁的刘胡兰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1947年春天,毛主席听完刘胡兰的事迹,感动地挥毫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高度赞扬这个年纪很小的大英雄——刘胡兰。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个还乡团分子来抓马秀英和妇女会成员。此时,秀英和几个妇女会员正在黄卢村为联防队做军鞋。秀英接到村民报告,即分头转移。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妇向东南方走,在洼圩北门遇上黄兆云带领的“还乡团”。黄兆云一眼认出秀英,一群还乡团分子像疯狗似的窜上来,一拥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
在周庄圩子里,黄兆云妄图从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党组织的秘密以及妇女会成员的名单,对她软硬兼施,逼问共产党组织和妇女会员名单。秀英被肆意凌辱,严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压,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对酷刑,秀英斩钉截铁地回答:“要人头有一颗,要名单办不到!”
最后,黄兆云把她押到仇夏庄残杀。马秀英牺牲时年仅17岁。
黄继光,
一个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名字,
为了祖国的荣誉,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那是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黄继光所在部队在进攻597.9高地主峰的时候,
遇到了敌人几个火力点的压制不能前进,
战士们屡次突击,伤亡惨重,但都被挡了回来;
眼看已是凌晨四点多钟,天快要亮了,
如再拿不下火力点,攻下主峰,
我军的战果将全部丧失,
怎么办?怎么办!
在这关键时刻,
他——黄继光,毅然挺身而出,
满怀必胜的信念,
带着两个战士,拿着手雷,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几个火力点被摧毁了,
但还有一个射孔的机枪在疯狂扫射,
这时,一个战士倒下了,另一个战士受伤了,
手雷掷完了,黄继光自己身体也多处受伤,
在这枪林弹雨中,
面对这重重的困难,
黄继光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身体,
毅然顽强地爬向火力点,
在接近火力点不到10米的时候,
我们的英雄勇敢地站起来了,
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是多么地令人感动和振奋啊!
这时,黄继光仿佛感觉到,他的身后,
战士们正急切地看着他,
祖国人民在注视着他,
朝鲜人民在盼着他;
只见他像钢铁巨人一般,
慢慢地向火力点靠近,
奋不顾身地向火力点扑过去,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火力点拿下了,
任务完成了,
上甘岭战役胜利了,
但我们的英雄却壮烈牺牲了。
黄继光为了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
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
他的光辉事迹,
谱写了一曲中朝人民团结战斗的胜利赞歌;
他英勇顽强的光辉形象,
闪烁着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灿烂光辉。
梅兰芳是一位有爱国气节的艺术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然后又向华北进犯,威胁北平和天津。梅兰芳痛恨敌人,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举家迁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抗金兵》讲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红玉抵抗金军的故事,《生死恨》是讲在敌人的统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这两出表现爱国思想的新戏一上演,就受到观众喜爱。有一次,梅兰芳连演三场《生死恨》,观众踊跃买票,把票房门窗的玻璃都挤碎了。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发动七七事变后,又进攻上海,不久就占领了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大艺术家,托人要求他在电台播音,为他们的侵略服务。梅兰芳巧妙地说:“我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结束后,就留在了香港。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他决定不再露面,不再登台演出,就在家里练唱昆曲。1941年底,日军攻占了香港。他们知道梅兰芳正在香港,就到处找他。梅兰芳心想:“躲是没地方躲了,可我绝不为日本人唱戏!”
这一天,清晨洗脸时,梅兰芳第一次打破惯例,没有刮胡子。儿子见了很奇怪。
“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吗?今天怎么不刮了?”
“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去演戏吗?”梅兰芳说。一天上午,日军司令酒井派把梅兰芳接去。一见面,他就假热情地说:“我过去看过您的戏,您还认识我吗?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怎么能刚步入中年就退出舞台呢?”
梅兰芳坦然地说:“我已经快五十岁了。一个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经失去了上台的资格。”
后来,梅兰芳又回到上海,靠画画卖钱养活家人和与他一起演出过的朋友。上海日伪政权多次请他出演,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一个人活到一百岁也总是要死的,饿死就饿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日军庆祝“大东亚圣战”一周年,派人让梅兰芳出演,还说如果不演,就要军法从事。梅兰芳事先得到消息,一连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平时,他只要一打预防针就发烧,这次果然又高烧不止。日军军医来检查,一看梅兰芳烧得迷迷糊糊,只好走了。
1945年8月15日,传来了日寇投降的消息。梅兰芳高兴地流下了眼泪,笑着对夫人说:“天亮了,这群日本强盗可真完蛋了!”
这天,几位朋友兴高采烈地来到梅家道喜。只见梅兰芳身穿新衣,精神焕发,手里的一把纸扇遮住了半个脸。
“梅先生,您一定剃了胡子,对吧?”
梅兰芳笑着把扇子一撤,露出了刮了胡子的面孔,说:“抗战胜利了,我就要重返舞台了!”
不久,梅兰芳就在上海演出了,观众场场爆满。他们说:“我们就是要看看八年不给日本鬼子唱戏,如今刮了胡子的梅兰芳!”
心里装着观众梅兰芳是表演大师,但他从不对观众摆架子,对同行也谦虚礼让,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戏德。
过去,演员唱一场戏给一份钱,有病可以请假,遇到天气不好还可以“回戏”(即临时宣布停演)。可梅兰芳尽量克服困难,处处替观众着想。他说:“观众事先不知道回戏,顶风冒雪从老远赶来听戏,让人家白跑一趟,太不应该了。”
有一次,他嗓子哑了,可第二天要演一出唱工极重的戏。这可怎么办呢?那天,他很早就来到舞台,每隔半小时就喷一次药,嗓子却一点不见好转。大家很着急,有人提出回戏,可梅兰芳知道剧场里已坐满了观众,怎能让他们扫兴而归呢?他没有同意,强打着精神化妆,大家都很替他担心。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梅兰芳上场了,他和刚才判若两人,精神焕发,唱念精彩。不过,内行人却听出他的嗓子变窄了。戏演完后,有人赶往后台,关心地问:“梅先生,您今天的嗓音怎么变窄了?”
“您还不知道吧?前两个钟头,我的嗓子还是哑的呢!”
“那您怎么还上台?这是怎么唱出来的呢?”
“不上,怎么对得起观众?我这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临时用的一个急救方法,这戏是用半个嗓子唱的!”
“半个嗓子,这怎么唱?”
“这是全凭一股虚劲把嗓子提起来唱的,劲头如稍用过一点儿,马上又会哑不成声。这是假嗓,怕低不怕高,怕宽不怕窄。过去我也从来没用过,今天完全是临时逼出来的。”
在场的人都感叹不已,不仅为他丰富的舞台经验所倾倒,更为他一心为观众着想的精神所感动。
春秋时,楚国上下的官员、乡绅以及有身份的人,都喜欢坐矮车。楚庄王认为矮车不便十于驾马,想颁布一个法令,把全国的矮车统一改高,于是将令尹孙叔敖找来商量此事。
孙叔敖听完后,说:“如果因为这样的事情,颁布一道政令,那么广大百姓将不知所措,这样实在不妥。如果大王一定想把车改高,臣请求让乡里人家加高门槛。”
楚庄王很是不解,问道:“我是想加高车座,这和门槛有什么关系呢?”孙叔敖微微一笑,说:“大王且听臣慢慢道来。在臣说明问题之前,先问大王一个问题,在我们国家,能坐得起马车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楚庄王不假思索地说:“不是王公贵族,至少也是有身份的人吧。”
孙叔敖说:“大王所言极是。正因为乘车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人,他们不能为过门槛频繁下车而有失身份。所以臣建议加高门槛,这样一来,他们自然就会把车的底座造高了。”
楚庄王听后大喜,说道:“爱卿的方法真是巧妙啊!”
之后,楚庄王就下令,让人们把自家的门槛都加高。这样过了半年,那些乘车的人因为极不方便,都自动把坐的车子造高了。
旅居意大利老华侨胡锡珍,不知经历了多少艰辛和屈辱,后来终于在米兰开了一个皮包店。不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又吞噬了他的大部分财产。二战结束后不乆,一天,家里来了位意大利朋友叫皮利尔,告诉他,你在战争中损失了三千万里拉的财产,这笔巨款现在可以领回来了,但政府有个条件,必须加入我们意大利籍。听了这话,胡锡珍摇了摇头,说:“不,我宁愿不要这些钱,也要做个中国人!”
1979年,他回到故乡浙江青田,在县城安了家,并投资50万元人民币,办起了一座现代化的乳制品厂。他主动提出取消头三年的利息,帮助政府解决一批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当他看到家乡山区交通工具缺少的时候,便主动赠送给政府5辆汽车;当他看到家乡的孩子们需要盖幼儿园、归侨联合委员会需要办公益事业时,他都毫不犹豫地一一慷慨解囊。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不断攀登科学高峰,1979年在美国短期工作时,又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写出了新的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在这一研究中,他把最小素数从80推进到16,达到了当前世界上的最新水平。
国外朋友希望陈景润在美国发表这一论文,他拒绝了,特意把论文用包裹寄回祖国。他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陈景润回国以后,有人问他:“你听说了吗?有人造谣说你不回来了!”陈景润冷笑一声答道:“听说了。这怎么可能呢?我是中国人,怎么能不回来呢?”
1、埃及神话名称简介(解释)-6埃及神话2、赖神的传说埃及神话3、神的降临埃及神话4、奥西里斯和伊西斯的传说埃及神话5、埃及的神话传说导言埃及神话6、埃及神话名称简介(解 ..
1、婆罗门与蛇王印度神话2、史诗时期的神话传说印度神话3、鱼王子印度神话4、鹿角仙人印度神话5、魔法城印度神话6、克里须那的故事印度神话7、安错的人头印度神话8、古典 ..
贾宝玉的性启蒙老师是什么动物?
女性初次性爱经验调查
浩然正气留人间
《草房子》第七章 白雀
张学良顺利接掌东北军:张作霖起了怎样的作用?
揭秘专为美国女兵“服务”的慰安夫
晒月亮的女子
蓬莱磨盘街
仇殇
为爱疯狂我纵火泄愤
本站名称: 狸猫故事(m.limaogushi.com)
内容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投稿提供。
如有侵权请迅速联系本站,本站在核实后立刻作出处理!
Copyright ©狸猫故事 2019-202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