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长子:该吃的软饭依然要吃的
作者/八千里路云和月
公子忽是春秋“小霸”郑庄公的长子,深受庄公宠爱,庄公一向把他作为反动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可惜的是,公子忽似乎只承当了其父的军事才能,却没有承当其父的政治头脑。所以,无论是长远政治利益的谋划,依然个人感情婚姻的决断,公子忽都显得“很傻很天真”。
公元前706年,北戎犯齐,公子忽率郑军驰援齐国,大败北戎。公子忽的完美显示让齐僖公非常看好他。庆功宴上,僖公自动与庄公攀亲家,说要把次女文姜许配给公子忽。公子忽却果断谢绝,说: “姻缘有定,齐大郑小,大国的公主不适合我。男儿当自强,依靠外戚、仰人鼻息,非大丈夫所为。”接着,公子忽振振有词,还搬出名言名句为自己辩解: 《诗经》说, “我的爱情我做主,自由恋爱才幸福”!
五年后,僖公又托郑国总理祭足“劝亲”。祭足语重心长地说: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你虽是长子,但你的兄弟个个不是省油的灯。齐国事丰饶强盛的大国,有这样的靠山,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个人能力固然主要,但背景更主要!”公子忽不以为然,心想“这老头儿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哥是找妻子,又不是找爹”。于是,公子忽借口“挟功求娶,何以自明”,表示要冷酷到底。
为了给公子忽施加压力,郑国人民个人创作了一首民歌《有女同车》,表达了郑国人民期待公子忽迎娶文姜,以给这个贫弱的国家带来祥瑞之美、庇佑之福的强烈愿望。男女老少到处传唱,民歌流传出国,还被孔子收入了《诗经》。可公子忽返国后不久,就娶了一位比郑国还弱小的陈国女子为妻,他觉得自己这样做很“爷们”。
从小处讲, “郑齐配”实在是众望所归的一桩美好姻缘,文姜内有柳絮才高,貌如出水芙蓉,换了任何其他诸侯家的公子哥儿都会屁颠不堪,赶在第一时间表态“非文姜不娶”。从大处讲,公子忽作为未来的郑国国君,崛起中的“第一强国”齐国(齐桓公是文姜之兄)必将成为其可靠的政治同盟和后盾支持。在春秋那个流行 “弑君篡位”的时代,没有背景、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纵然有“国君”的头衔,也随时可能被国际“大霸”“小霸”们火烤油炸。为国为己,公子忽都应该义正词严地欣然接受这桩婚事。公子忽一而再、再而三地拒婚,与其说是气节,不如说是迂腐。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公子忽继位,是为郑昭公。然而,公子忽的异母弟公子突的母家是宋国大臣雍氏。宋庄公听说郑昭公继位,立即派人把祭足和公子突诱至宋国,逼迫祭足必须改立公子突为君。雍氏还丢下硬邦邦的一句话: “不立突,将死。”此时,宋国战车已整装待发,随时可以拿祭足开刀祭旗。
实力决定一切!要么让郑国成为宋国的一个 “省”,要么迎回公子突并改立为君。面对宋国的强势,祭足长叹一声,心里埋怨不已: “公子忽啊公子忽,你要是有齐国撑腰,谁敢动你半根毫毛?”别无选择! “社稷为重,君为轻”,老谋深算的祭足迫不得已采取权宜之计,表示赞成迎回公子突为君。
闻得宋国大军开向郑国,孤立无援的公子忽只好宣布“下野”,并赶紧逃亡到卫国。从公子忽继位到被迫“下课”,前后还不到一个月。此后,郑国进入长期的纷争和内乱时期,郑庄公为郑国开辟的大国之路由此戛然而止。
迫不得已说,宋国和公子突给公子忽上了一堂现实的、生动的、残酷的课:仅有所谓的“骨气”没任何用!该吃的软饭依然要吃的!流落异国的那些寥寂的日子里,公子忽常常想到文姜。其实,自己心里并非不喜欢文姜,只是自己不能接受比自己更有势力的女子。但嫌富和嫌贫都是一种性质的懦夫行为,太过的逞强恰恰说明自己的心里不够壮大。面对大好机会,自己扮演的不过是个可笑的愤青角色,面对一个以心相许的女子,自己刻意去维持的不过是个可怜的草莽骑士个人形象。 “下课”后的公子忽总算悟出了这些道理: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儿,应当懂得审时度势,应当善于借势而为!
公元前697年,总理祭足趁势发难,赶走了公子突,公子忽返国复位。公元前695年,公子忽在郊外打猎时,一向与他不和的一位大臣从其背后突放冷箭,公子忽身受重伤,胸口顿时血涌如注。没有背景、没有背景、没有靠山,除了总理祭足(此时远在城内),谁都可以不把公子忽当回事。临终前,公子忽想到了那次春暖花开时节的“庆功宴”,想到了那个衣袂飘飞、目光如水的齐国女子文姜,感悟着自己不幸的人生,公子忽留下了一段悲叹,借用先人的话大致可以翻译如下: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儿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上一篇《东汉的隐居达人》故事精选
东汉的隐居达人文/王峰袁氏一门,四世三公,到袁绍、袁术时,虽然不在三公之位,却也贵宠无比。袁绍有一个堂兄袁闳,自幼便有良好的品行,一边耕种, ..
下一篇《“忧民”才能使“民信”》故事精选
“忧民”才能使“民信”赵炎在能源局新闻办对天然气涨价的“家奴式”回应中,又听到了民众对政府质疑的声音。曾经“言听计从”的老百姓为何变身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