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你在天堂原谅妈妈

曾经的商界女富豪,因对金钱的无尽贪欲而在铁窗下度过了漫长的18年。这期间,丈夫远走高飞,女儿服毒自尽。遍尝了人世间悲苦凄凉的她,在刑满出狱后没有在风烛残年中颓废沉寂,而是以行动践诺着“给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孩子建一个家”的女儿临终前心愿。
当曾经的繁华落尽,有多少人能堪不再风光的岁月?在饱经沧桑之后,又有多少人能用一颗破碎的心将爱的灯盏重新点燃?吴胜明老人以她的顽强和执着告诉人们:原来,历经坎坷的人生也可以这样凄美!
生意场上 呼风唤雨
吴胜明是浙江省嵊州市一个名门望族之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她是嵊州的商界名流,经营着一家生意红火的商贸公司。不久,她又把公司迁到中原郑州,继续演绎着商界超人的神话。
吴胜明是在结婚12年后才有的女儿艳艳,已过不惑之年的她爱女如命,对女儿百般呵护。但由于生意繁忙,吴胜明很少照料家中的生活。出于对女儿愧疚的心理,她总是尽一切可能满足女儿的要求。
到了1985年,吴胜明麾下已有了3家公司。此时,对金钱着了魔的她一心想扩张事业,对布料、烟草等紧俏商品的生意已经不屑一顾,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当时十分走俏的汽车走私上。由于生意上的往来,吴胜明认识了许多高层人物,各种关系的通达,使金钱如洪水般滚滚而来,但这仍填不饱吴胜明欲望的沟壑。
虽然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可是吴胜明在家里却败绩连连。她对艳艳的冷落终于伤了女儿的心,艳艳在作文里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妈妈,我不要高级玩具,也不要好看的衣服,我只要和妈妈在一起。妈妈,求你不要离开我,我要一个安定的家!”女儿的话深深触痛了吴胜明的心,但此时,她真的分身无术。她计划等钱赚够之后,就送女儿出国,自己再回归家庭。然而,钱什么时候才能赚够呢﹖她自己也不知道。此时,吴胜明的资产已逾千万,做一个民族企业家是她此生的终极梦想。
锒铛入狱 梦想破碎
1985年4月,吴胜明采用非法手段搞了一个批文,逃税低价买进了48辆进口轿车和100辆摩托车,然后开始倒卖。但不久,经人举报,吴胜明以“投机倒把罪”被逮捕归案。她为了保住丈夫,不让女儿同时失去爸爸,把所有罪名都往自己身上拉。最后丈夫安然无事,而她则数罪并罚被判死缓,其经营的所有公司和资产全部被查封。
入狱后的吴胜明万念俱灰,昔日那些簇拥在她身边吃吃喝喝甜言蜜语的人早已不见踪影。她感到了世态的炎凉,然而,只要一想起可怜的艳艳,吴胜明便心如刀绞。
1987年春节,吴胜明终于盼来了和女儿艳艳的相会。妈妈在铁丝网内,女儿在铁丝网外,11岁的艳艳哭着扑向铁丝网:“妈妈!妈妈!”看到久别的女儿,吴胜明哭得死去活来。铁丝网的网眼只够艳艳伸进一个小指头,艳艳把小指头伸进去,妈妈蹲下身来,用嘴吮着艳艳的小指头。女儿的手指被妈妈吮痛了,妈妈的心也被女儿的泪水浸透了。半个小时的相见,面对近在眼前的女儿,吴胜明多想抱一抱她,亲一亲她,哪怕是短短的一分钟也好。然而,这薄薄的铁丝网,竟让她和女儿咫尺天涯。此时的吴胜明肝肠寸断。
女儿走了,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泪水模糊中,扎着羊角小辫的艳艳被爸爸抱着离开了监狱。吴胜明的心仿佛被掏空了。
不久,吴胜明的丈夫张林把艳艳送到了张家港的大伯家。又因对婚姻无望,他和自家请的保姆同居了。后来,他干脆带着最后的积蓄和保姆私奔到了安徽。得知消息后的吴胜明没有掉一滴泪,她只是深深体会到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凄凉。她活下去的勇气惟一来自于女儿艳艳。每天,她在狱中接受劳动改造,搞缝纫和编织毛衣。针针线线,丝丝缕缕,但她却不能亲手为女儿织一件毛衣,母亲的心充满了酸痛。
转眼,艳艳初中毕业了,迫于寄人篱下的压力,本来学习成绩很好的她放弃了升高中的机会,开始找工作。为此,吴胜明十分难过,她痛恨自己断送了女儿的前程。她一直想把女儿培养成气质高雅的大家闺秀,却不曾料到自己对金钱的贪婪,却将这所有梦想吞噬了。
每一次探监,母女相见时的揪心情景,都令狱中的人唏嘘落泪。一次艳艳问妈妈,还有多少年才能出狱,吴胜明沉默着转过身去。狱警只好违心地骗她:“***妈还有5年就可以出狱了。”“5年啊!”艳艳顿时痛苦地哭出声来。吴胜明也失声恸哭。女儿,如果妈妈真的5年能出狱,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阴阳永隔 母亲心碎
吴胜明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母女相见,竟成永诀。
艳艳16岁生日那天,刚好她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就请了一些朋友来家中庆贺。家里的吵闹惹恼了伯伯,他生气地斥责了艳艳,并说出了一句不该说的话:“***妈是无期徒刑,你等着吧!”闻听此言,艳艳有如五雷轰顶,支撑她内心的信念骤然坍塌。当天晚上,艳艳悄悄服毒自杀了。临死前,她叫来一个要好的同学,托她告诉妈妈,自己出了车祸压断了手臂,所以,今后每个月只能托同学给妈妈写信了。见同学点头答应,艳艳才含着泪花,放心地合上了眼睛。
艳艳的死讯一直瞒了吴胜明两年。两年中,她只是断断续续地收到“女儿”的信,却一直见不到女儿。她不停地向狱警询问。最后,狱警不忍心再欺骗这位可怜的母亲,便揭穿了谎言。
吴胜明彻底垮掉了。她悄悄藏起一把刀片,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去和女儿相会。主管吴胜明的王队长和她进行了一整夜的促膝长谈,并交给她一封信,那是艳艳临终前写的。“妈妈,您是那么爱我,艳艳知道。妈妈走后,我度日如年,多么希望妈妈早点归来。妈妈,您犯下的罪行,国家不能饶恕,但女儿能够原谅,您都是为了我能过上好生活。妈妈,我走后,您要坚强地生活下去。妈妈,您知道吗﹖一个没有家的孩子,是多么的痛苦!天下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孩子,妈妈如果能够帮我完成这样一个心愿,给他们建一个家,那艳艳就真的满足了,这是艳艳最大的心愿。妈妈,您好好改造,早日出狱……拜托妈妈!”
读罢信,吴胜明哭得昏天黑地,她彻底放弃了死亡的念头。艳艳走了,可那双纯真的眼睛却没有闭上,如果自己***,艳艳不会依她,艳艳的心愿还没有完成啊!
为了女儿心愿 母亲生命再生
内心的哀痛依然如波涛一样撞击着吴胜明的心扉,于是,她拿起了笔,开始倾诉对女儿的思念。监狱内专为狱犯主办的刊物上常常能见到吴胜明的作品。由于她在狱中表现突出,刑期由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18年。
吴胜明对女儿的思念和忏悔凝聚成了长达6万多字的自传体小说《囚路》,这部浸透了血泪的文字深深震撼了上海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编辑、著名剧作家黄允。于是她以吴胜明的故事为素材,创作出了38集电视连续剧《罪犯与女儿》。1999年,首播便安排在吴胜明所在的女子监狱,全狱的犯人和狱警都哭得泪流成溪。
2003年7月28日,经历了18年铁窗生涯的吴胜明终于出狱了。这时的吴胜明已无家可归。为解决她的晚年生活,相关部门为她联系了一份在铭功路打扫公厕的工作,每月工资400元。
再次面对这条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吴胜明感慨万千。昔日的繁华风光已经落尽,今后陪伴自己的,将是一份清贫但却自由的生活。此时的吴胜明已十分淡然,她只想追求一份心灵的平静。
目前,吴胜明正在创作两本自传体小说,她要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女儿的忏悔写进书中。
不久前的一天夜里,吴胜明梦见了女儿,她扎着羊角小辫,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地上满是银白的霜,女儿的鼻子在流血,她赶紧去擦,女儿却躲开了……醒来后,吴胜明泪落满襟,她知道,这是艳艳在催促自己完成她临终前的那个心愿——为老人和孩子建一个家园。为了天堂里的女儿这个未了的心愿,她要坚强地奋斗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第2、姐姐
我们四个兄弟姊妹,只有姐姐还在农村。
我们小时候,母亲说因为只有一个女儿,她要好好管教。她管教的题材实在是太广了,其结果就跟她自己说的一样,一天骂十二顿收工。比如,姐姐到了爱吃零食的年龄,找不到吃的,就抓一把稻子慢慢剥,骂;一家人看电影电视,不太清楚的剧情姐姐就要问,骂;到了喜欢打扮的时候,姐姐用自己挣的钱买了条牛仔裤,更是破口大骂。
骂并没有骂出一个大家闰秀来,但姐姐很勤快。初二她成绩不好不愿意读书了,就辍学回家种田。14岁的她肩膀挑不起担子,疼得直哭。后来父亲出钱送姐姐上了裁剪班。冯阿姨叫姐姐给她打下手,每天用自行车驮着沉重的布匹赶集去卖,因为是学徒,没给工钱。而且冯阿姨很精明节俭,再晚总要姐姐回家吃饭。这么跑了两三年,母亲终于开口说还是别去了吧。
接着,姐姐先是学打竹门帘,后来又学编筛子。农民用的大抬筛两块钱一个,买竹子只需要一块二左右。母亲买来竹子,剖成篾条,手把手地教会了姐姐。从早到晚,母女俩每天盘踞在院子中间,像两只蜘蛛。她们的手指伤痕累累,常常直不起腰来。我有时去帮着编,姐姐说:“快去看书吧,妈妈看见了要骂我。”
姐姐就这么跟母亲学着一个农村妇女的全套技能:做饭、喂猪、割草、种地、做针线、织毛衣、酿醪糟、做豆瓣酱……姐姐的鞋垫做得十分精美,她用各色的碎布拼成漂亮的图案,用彩线在上面绣出花和字来,跟画一般。我都舍不得用,可母亲说做得那么慢,跟姐姐人一样中看不中用。
十七八岁的姐姐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媒婆踏破了门槛,母亲一个个亲自把关。有个小伙子高中毕业,家境还算殷实,人很聪明肯干,全家都觉得不错,姐姐还让我去他家侦察过。到了谈婚论嫁,母亲说自家三个儿子都考出去了,想让女婿上门,小伙子不干。母亲生气了,说他家在山上,你嫁过去累死你。父亲不大同意母亲的观点,就问姐姐。姐姐哭了,说她舍不得离开爹妈,一辈子不嫁也要守着父母。
如果姐姐爱过,唯一的一定是这个人。
我大一时,一个远方来的小伙子被母亲选中在我家和姐姐成了婚。父亲出钱让小两口在镇上开了个卖玉米和饲料的铺子,后来还盖了小洋楼。
大二暑假我回到家,姐姐正大着肚子,每天走七八里路到镇上去守铺子。我说怎么不交给姐夫?父亲怒气冲冲地说:“同样的生意,你二伯一年赚了一万多,他刚刚保本,你说咋敢让他接手?”不久姐姐生孩子,铺子就关了门。那年我帮家里收了稻子才走的。我第一次作为主力干农活儿,累得浑身连手指尖都疼,倒在田里就不愿意起来。
我继续在学校虚度青春,可家境渐渐不行了,原因是养猪亏钱。一个假期里我回到家,吃午饭了姐姐还不回来,母亲说你去叫她吧,她在路上拾煤渣。我到两里外的一条在建公路上找到了姐姐,在她身边蹲下,一边捡一边说,回去吃饭吧。烈日下她已经捡了两个月。
后来我毕业、工作、成家,只是回老家时会看到姐姐。
有一年,姐姐鼻子上有个疮烂了一个月了也舍不得花钱治,我就把她接到城里。那时我还没房子,在岳母家吃饭。老人家特意给她拿了一个大碗盛饭,吃完一碗,她在过道里偷偷问我:“小弟,我还想添一碗,行不?”
父母年纪大了,经我们动员到城里来住在大哥家里,剩下姐姐一家在农村。春节回去,我们知道姐姐得了咽炎、食道炎、胃炎,还神经衰弱,就是不愿意去医院。
后来听母亲说她病得起不了床,我就给大哥打电话,接她到城里来治。她去医院查了,拿了一点药,就回去了,说因为儿子还没有成人,不是癌症她就放心了。

第3、卖鞋的爸爸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天阴沉着脸,昨天刚下过一场雨,此时走在路上,已有了一丝秋寒似水的感觉.迎风,黄黄的叶子打着旋儿挣脱大树的怀抱,蝴蝶般飞舞在这个烂漫季节的尾声.直觉告诉我:冬天马上就要来了.
我在一所环境很好的贵族式学校教书,孩子每年所交的学费相当于普通学校学生五六年的学费.自然这里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是很强大的,升学率也是所有家长看好的.所以,每年都有很多很有财力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接受教育的洗礼,自然,对于贫困的孩子而言这是一道高贵的门槛!可是,你要知道,天下父母为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它是没有任何贫贱之分的,所以,我们的学校里也有了一些借款读书的孩子,这种环境下的父母和孩子所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那天放学之后,在经过幼儿园门口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影,在路边忙碌着--这是一个五十上下的瘦弱的中年人的背影!他正在准备收摊,一块一丈见方的塑料油纸上摆着好多双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棉拖鞋,看得出鞋子的质量都不太好,这些鞋子一般是适合这个城市低等收入或者没有什么像样职业的人买的.他正两手交替,娴熟地收起几双鞋往旁边的大蛇皮带里塞着,浑然没有发现已快走近他身边的我.当我无意间发现了他头上几缕被秋风弄乱的银丝时,我又一次确定了自己的感觉:我曾经见过他!猛然间,他抬起头正准备问我是否要买鞋时,又迅速地低下头,似乎在躲避什么.我满心狐疑地从他视线中走开了.
第二天清晨,我又伴着渐冷的朝阳向学校走去,路上,熟悉的家长正载着自己的孩子时不时地与我打招呼.不久之后,我游离的眼神又撞见了那个瘦削的身影,那张似曾相识的脸.他也刚到不久,正在把一双双昨天的棉拖鞋从蛇皮袋里拿出重新在原来的地方摆好,他没有发现我刹那间的注视,还好!我直觉这样似乎避免了一场尴尬......
下午的作文课上,我为孩子们读了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有关父爱的文章,文中写了一个孤苦的盲人为了生活,在一所学校门口摆摊卖一些时用的小东西,比如平时卖一些直尺小刀橡皮类的文具;有时候停电,他就会卖蜡烛;冬天到了,还会卖些手套袜子……生意自然很清淡,可是,他心里高兴,因为每天上学放学围绕在他身边的事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纯洁、善良,还不懂得欺骗!更因为他心里多么渴望也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呀!有一天,他不知在哪学会了推拿的活儿,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别人就给他介绍一位盲姑娘,后来,他终于也有了自己的果实——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慢慢的,自己孩子长大了,也念小学了.盲人依然在学校门口摆着摊,孩子在里面上课,他就在学校外陪着孩子,等着孩子,然后与孩子一起放学上学。细心的人会发现:每一次过马路时,他牵着孩子的手都要侧着耳朵说:“等等宝宝,让我听听,有没有车!”开始孩子还有一些胆怯,后来,孩子越长越高,可以牵着爸爸的手过马路了,盲人还是坚持每天接送孩子,只是现在过马路时,他因为有了儿子的牵引,脚步变得轻盈了,脸上还带着特别迷人的微笑!.......文章读完之后很久,学生们都没有回过神来!我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孩子说,盲人也有爱!有的说,盲人的爱更伟大!还有的孩子说,不管什么样的爸爸都是伟大的!.....忽然,我触到一双与卖鞋人异常神似的眼睛,他的眼中含满了泪,激动地看着我,恍然之间我有一种顿悟,明白了这个男孩眼中泪水的意义!
下课之后,我把男孩叫到我的办公室,问:“爸爸多大年纪了?”“五十多了!”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心中一惊,中年得子啊!紧接着我又微笑着对他说:"知道吗?你有一个很了不起的爸爸!!""谢谢老师!"这一次,他又哭了,很伤心,也很快乐!
放学了,当我又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时,远远的,我便看见男孩正在帮爸爸收拾摊子上的鞋,还很开心地跟爸爸聊着什么,看得出他的卖鞋的爸爸今天也很快乐!正当我把目光瞥向一边想迅速离开的时候,”朱老师!”孩子大声地喊道.我赶紧转过头,向他们父子微笑着示意,”收拾好,快跟爸爸回家做作业吧!”接着,我又把目光转向他,真诚地微笑着!他终于抬起头,感激地看着我!我知道这需要很大的勇气,瞬间,我泪眼滂沱……多么坚强而伟大的父亲啊!我懂得他的心:吃了一辈子的苦,受了一辈子的累,自己虽然没出息,但说什么也要给孩子最好的!!!想起多年之前,我的可亲可敬的爸爸为了给读书的女儿补身子,自己吃了两个月的咸菜,买了香蕉,火腿和核桃送到学校的情景,那时侯,他为了顾及骄傲的女儿的面子,站在教室后面的窗子边看了很久都没有惊动我,后来还是托食堂做饭的姚奶奶给我的,当奶奶告诉我爸爸来看过我时,我当时心中的激动和温暖是难以言喻的......
整个晚上,我辗转不能入睡,眼前满是班里那个男孩与他的父亲的影子,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天他们将如何度过?明天,我一定要去告诉这位买鞋的爸爸:其实,我也一个贫苦的父亲,我能理解他的心情.我还要告诉他:他的孩子很听话,很出色,也很优秀,他应该很宽慰才是!我更要告诉他:他是一位很富有很富有的爸爸!
对!就是明天,我要去把心中所有的话都告诉他,还要去帮这位贫苦的父亲和他的儿子卖一双鞋!一定!!!
第4、澄明的心

母亲刚过了50岁,眼睛便慢慢地看不清楚,偶尔两个人拌嘴,我一生气走出去了,她还一个人坐在床边,边摸索着找手绢擦眼泪,边絮絮叨叨地数落我的百般恶行。
我看了常不忍心,又退回来将手绢递给她,她当然看不见,继续在床头上找,直到我颤着声,喊她,这才循声转过身来,“看”我一眼,怔一会儿,便高声地,继续“抨击”我。
找到第二个男友的时候,当然要遵守她的命令,带回家来给她“看”。她高声地与男友说话,又很认真地看着他,眼睛睁得很大,里面满是欢喜和幸福。好像,被爱宠幸着的,是她自己。我看得出她对这个男友还算是满意,否则不会这样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而不像对上次那个男友,看也不看一眼。
顺理成章地,我和男友便要结婚。把这个消息说给母亲听时,她没言语,转身进了自己的卧室,取出一对银镯子来,戴在我左手腕上,这才低低地,恳请似的说:你们在这儿住上一星期,再商量结婚的事不行吗?不愿意惹她生气,只好从命。男友却是不怎么高兴,说给我一大堆住起来不方便的理由。我知道他其实是自由惯了,不愿意有人在眼边晃来晃去地监督着,便说:怕什么,反正,你做什么事,我妈都是看不见的。他很是吃惊,悄声说:可我明明觉得,她的双眼,能看到人的心里去。
我只当他这是心理作用,便叮叮当当地走开去,准备午饭,任母亲又过来,“缠”住他,滔滔不绝地说。没过两天,男友便明显地烦了,尽管声音依然是温和,脸色却鲜明地难看起来。有时候母亲正与他拉着家常,他便要起身走开,被我用满是洗衣粉泡沫的手哀哀地挡住了,这才烦乱不安地又陷进沙发里去,继续听母亲的唠叨。
我那时已经28岁了,迫切地想将自己嫁掉,所以事事都学会了忍让;而且一改往日的大小姐作风,洗衣做饭,端茶倒水,都是近乎讨好般地殷勤去做。其实只是想在青春将逝的时候,抓住爱的尾巴,给自己找个温暖一些的归宿。有了这样的心理,当然不愿让这即将到手的幸福飞掉,处处小心,处处留意;走路的时候,都一改往日的懒散,总有一丝丝的慌乱和紧张。手腕上的镯子,也是快节奏的叮叮当、叮叮当,来不及发出最后一个悠闲的“当”,便被我的急躁啪地扭到下一个音节上去了。
而男友,知道母亲看不见后,便将他火暴的脾气消了音,施给我看。我温柔递过去的橘子,他不想吃,不像以前那样来一句“别烦我”,却是用胳膊硬生生地一推,便不再理我。我却并不怨他,想着全是因为母亲,拿了让我都烦的啰嗦惹他生气。终于有一天,在男友又拉长了脸给我看的时候,我向母亲撒谎,说公司里忙,请假不能太长,否则领导有意见。母亲又是没吱声,伸手取下我左手的一个镯子,戴到我的右手腕上。我不懂她的意思,站起身来去收拾自己的东西,打算下午坐车去男友的家。
没了“叮叮当”的碰撞声,心也一下子安静下来,想起这几天里,男友无声的呵斥和不满。想起突然话多起来的母亲。想起七八年都气定神闲地自己过来了,怎么在30岁临近的时候,这样没出息地想抓住一个其实自己并不满意的男人?想起即便两个人都是质地上佳的银镯,如果放在一块儿不能碰撞出美丽和谐的音符,不如分开各自走路的好……
终于知道母亲这么反常地让人“生厌”的原因,原是为了帮我看清,这个男友,是否会让我一生都不生厌。打开卧室的门,听见母亲很平静地对我这个坏脾气的男友说:我家小安从没有为一个人,这样匆忙过,所以,你也不必这么匆忙地把她娶回家去。我看那个男人摔门而去,习惯性地要追上去,却终于努力止住了,默默地,任泪水浸湿了银镯。
我原以为母亲什么也看不见,却没想到,澄明清透的心,她自始至终,都有一颗。
第5、我这样的儿子

在几年前的那个时候,20万对我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数字。那个时候正好是爸爸五十岁生日,爸爸学会了开车。
想了很久送什么礼物给爸爸,最后咬一咬牙,想要送一辆车给他。
自己以前也从来对车都不了解,因为从来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可以有钱到可以买一辆车。那个时候也只是听身边一些爱车的同学,聊一些杂志上的保时捷或者法拉利。但那个时候除了对它们的标志可以辨别之外,一无所知。
一个做出版的商人,正好和我在联络,他听到我要买车,于是推荐成都的一家有做汽车专版的报纸负责人给我,他们的报纸上,每期都有一整版关于汽车的话题,他们对汽车了如指掌。他们说可以代我选车,然后亲自送到自贡去,交接给我爸爸。我就很开心地答应了。
如果仅仅也是这样的开头,也并不算值得书写,顶多被冠上“儿子孝顺父亲,买车庆生”这样的标题。但是事情的结果却是——在我爸爸收到汽车的隔天,我在上海,去楼下买东西的时候看见路边的报纸,上面有一张我爸爸的照片。爸爸坐在汽车上,手握着方向盘,有一点害羞,但是也非常高兴地笑着。我拿起报纸,看见上面的大标题:《暴发户的可笑嘴脸》。
电话里爸爸很高兴,他反复地和我说:“儿子,爸爸很高兴,就是太贵了,哎,突然买这么贵的东西……谢谢明明。”
我握着电话,随意地问爸爸:“我在报纸上看见你照片了。拍得挺好。”
爸爸有点害羞地说:“那个记者把车送到了之后,一定要我坐在座位上拍照,我一直推辞,说不要不要,但是他说了要发新闻,说你让我拍张照片,还一直说你真孝顺,后来我也推辞不了……呵呵,他们还让我摆了很多姿势,一大把年纪了,还真不习惯啊,嘿嘿,也当了一次模特。”顿了顿,见我没回答,爸爸有点担心地问:“……是不是我不该拍照?……其实我也和他说了不要拍……”
我说:“没事,没事,照片挺好。”然后匆匆挂了电话。挂上电话,眼泪从眼眶里一下子翻涌出来。
我买光了周围的所有报纸。
那个晚上我在垃圾桶里把它们烧成灰烬。
火光里,报纸上爸爸的笑容很不好意思也很慈祥,只是头发有很多花白了,眼角的皱纹里是满满的,盛放不了的喜悦。
……
我真的好恨你们。
如果有一天,你们的儿子也送你们礼物。也用自己挣的第一笔钱买了东西送给你们。你们一定也是这样满心的喜悦,一定也是感动得热泪含满眼眶的喜悦,一定也是这样的,暴发户的可笑嘴脸。
后来我的爸妈,也渐渐地不再对周围的人提起我。很多时候记者打电话找到他们,他们也小心翼翼地说:“我不知道,你别问我了。我儿子没有和我说。”
记忆里,妈妈总是把我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奖状奖杯,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每一次,当别人提起她的儿子,她都非常骄傲。爸爸总是对别人讲起我,言谈里说不出的骄傲。
但是渐渐地,就没有了这样的声音。
我爸妈小心地生活,不让别人知道他们是我的父母。怕给我丢脸,怕别人说他们是小城市的人。
妈妈第一次来上海,因为不会坐地铁,进站的时候紧张地抓着我的手。妈妈吞吞吐吐地对我说:“会被别人笑吧?”
他们来过我的几次签售,他们就默默地站在最远的角落,有时候我从匆忙的签名中抬起头,透过无数黑压压的头顶望向他们,都可以看见,爸爸开心的微笑,和妈妈激动得泛红的目光。
在所有潮水一样的“小四我爱你”的呼喊声里,他们站在离我遥远的角落,彼此扶持着,一声不响地看着光芒四射的我。
他们没有对别人说“这是我儿子”,他们没有要求别人客气地对待他们。他们在签售快要结束的时候,默默地回到休息室,拿着我爱喝的饮料等着我归来。
他们不再提起我。
他们不再对别人分享我的一切。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变成这样的一个儿子,没办法让父母骄傲地提起的儿子,没办法和别人分享我的成长喜悦的儿子。
在我有负面新闻出现的时候,妈妈会在半夜里打来电话,电话里她的声音很小心,问我最近好不好,完了还会赶忙补充,说,爸爸这几天都睡不好,一直叹气,总叫我问问你……
偶尔妈妈和同事朋友聚会,有好事者会若无其事地提起我的各种负面的话题。我妈妈都摇摇头,什么都说不太清楚。但是还是会迅速地红了眼眶。想要帮我解释,又怕说错话的心情。
这些都是你们,都是你们所有人无法理解的心情。
在你们津津乐道着我,或者我们的新闻的时候。
也许从你们身边默默走过去的那一对老人,他们的心里,会痛苦难言。
上一篇《鬼怪故事六十篇》故事精选
1、民间鬼故事:招魂乌鸦鬼怪故事2、短篇鬼故事:刺猬的复仇鬼怪故事3、八十一个殉葬武士鬼怪故事4、短篇鬼故事:换脸面膜鬼怪故事5、短篇鬼故事:树下的冤魂鬼怪故事6、 ..
下一篇《北欧神话热门300字》故事精选
1、彩虹桥和海姆道尔北欧神话2、北欧神话简介北欧神话3、宇宙树尤加特拉希北欧神话4、洛奇的恶作剧北欧神话5、瓦尔哈尔宫北欧神话6、人类的中间园北欧神话7、海姆道尔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