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白心里住过的第四个女人:
——杨玉环——杨玉环——杨玉环——杨玉环——杨玉环——杨玉环——杨玉环
李白第一次见杨玉环,她已是告别清水的芙蓉,面若皓月,螓首蛾眉,腰身摆处,一身的珠光宝气。行走时风摆花摇,仪态万方。连投在地上的影子都昭示出大唐王朝的雍容华贵,路遇的琪花瑶草,一并低眉垂首。
那次是皇上召他入殿,脚步匆匆。迎面,她被一群美人的拥着,正从百花园的廻廊处过来,笑语盈盈,满园花容为之一灿。
远望,杨玉环应该算一位风姿绰约的美人儿,肤若凝脂,唇红点漆,眉目顾盼,情深意切。李白咬了咬嘴唇,提醒自己的眼睛收敛些,然后闪身,毕恭毕敬退至路边。
迎面的笑声顿了一下,他知道许多的目光正在自己所站的地方旅游旅行。他深深欠身行一掬礼。就有几声笑。
待贵妃行至距自己只有三步远时,李白突然之间间抬起头。这一行为是致命的,他看清了她真是丰润凝脂的容艳,娥眉下,一对脉脉含情的眸子正端视着自己。是穿透性的眼光,一眼就是千年。
没有饮酒的李白脸竟红了,感觉到一种发热,心的跳声自己可以听见,他低下头,别无旁骛,用眼睛认认真真阅读自己的紫袍。
身边的花枝一摇,人就像擦身过了,很轻,很快,应该是瞬间,但把他牢牢栓住了,一种迷眩味的体香,醇而不腻,直沁心脾。他进出春楼柳巷这么多年,逢迎过各等绝色女子的不同体香。烟柳巷中把这叫性香,视为女子的第二姿色。他觉得杨玉环身体上散收回的奇香是独特的,他可以断定这不是出自香囊,而是来自玉体的一种天然气味。
未入宫前,李白就听过杨玉环的许多相传,说她天姿国色,体凝香脂,行卧之时,通体有不同于常人的异香散出,他就此问过挚友王维,就王维所言,他感觉自己这位堂嫂应该算天生的质的绝代才子,她的内外修持皆呈高贵,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个性婉顺,
聪慧依人。她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并弹得一手好琵琶;
她与常人最大的不同是天生多汗,且汗中带香,稍稍运动过量,就有扑鼻的异香贴了肌肤散释出来,香气怡人,直透心魄。玄宗就是迷幻于这种异香,对她由爱进位于专宠的。
他专为贵妃建了一座沉香亭,并赐名香妃。
其他另有一些说法,是他与诗友们饮酒时听到的,内容大同小异。
说是在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行温泉宫时,与正值芳龄的杨玉环相遇,当即为其美貌和身体上泛散的异香所倾倒,转身望其背影,凝神许久,连称天人,掠须的手就有了劲,未感觉用力,已捻断几根灰白的髯毛,信手抛时,被过往的风接走,成为尘埃阅读的几首小诗。
玄宗目光的执著和浮沉是另一种意义的望断秋水。随侍于身边的高力士不愧为谄谀之臣,立马看懂了皇上的心念。马上派人打探,回报的结果让这位弄臣哭笑不得,这位让天子瞬间心仪、食不甘味的女子,居然是皇上第十八子寿王的妃子,且由皇上御笔诏书所赐,事先已与寿王同寝共枕近六年。小夫妻情深意浓,恩爱有加。
但高力士就是高智商,他对皇上的事从不马虎,只有不尽心得,没有办不成的。
苦思冥想几日,掉了不少头发,终于给茶不思,饭不香的皇上想了一个绝妙念头。于是中国历史就上演了一出打着孝服旗号偷梁换柱的闹剧。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玄宗下诏,令杨玉环出家,赐号太真,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这算是从伦理上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于是
杨贵妃堂而皇之地搬出生活了六年的寿王府,住进骊山的太真宫,成为一名承奉皇命的女道士。
此后一段时间,苦熬青灯灭旧念,素斋净身待新人。
玄宗是很有城府和定力的人,待时间把人们影象中的敏感部分不动声色地删除过后,他以先人后己的高尚姿态出现了。
先是很正经、很负责地尽慈父之责,声势浩大地为李瑁迎娶韦昭训的闺女(daughter)为妃,待儿子心写意足,天下人就此罢休过后,他才极低调地诏杨玉环入宫。在明确身份待遇时,玄宗依旧照之前的程序办理,但现实的名分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玄宗先把韦昭训的闺女封为王妃,过后才册封杨玉环为贵妃。现实呢,玄宗废掉皇后再未封后。这样,杨玉环不诏自明地成为大唐王朝的无冕过后。
李白曾就朝野之中关于杨玉环和唐玄宗的一些相传问过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没有摇头,都没有摇头,她用幽深的眼眸与他对视良久,莞而一笑,说出八个字:“你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是禅语,李白不得其解,只能傻傻地回以一笑。事先,牙齿是白的,对视的眼眸是黑的。
当李白逐步从散去的体香中突围出来,让思维重新找到自己,那一行摇曳身影的丽人已经远了,身边草木尚未脱羞,花儿垂首,没有叹声,诗人的感觉是瞠乎厥后。
如果说第一眼是公正的,李白认为这位小自己十八岁的堂嫂的确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美人胚子,把她和西施、昭君、貂蝉(cicada)并称为四大美女真得名副其实,她那种丰满艳丽的美是绝无仅有的,一双眼眸不笑带笑,眼底清波透碧,幽幽如水,泛着一种干净、明朗和纯洁。看她第一眼时,李白未加任何思考,脑子里就蹦出三个字——温柔乡。
事先他第二次转过身去看她的背影,回忆那双扫描过自己的眼睛时,结论出来了:她是那种让男人见了就会怦然心动,一但走进她的世界就会乐不思蜀的女人。
但马嵬坡事变过后,他对这句话作了重新定位。他认为,“朱颜祸水,姿色惑君”,是未近身宫廷生活的局外人对事变揣度后,作出的误判。他认为杨玉环的死就是为堂哥李隆基替罪。
作为一个被皇上宠爱的女子,“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并不是错。玄宗当帝王是坐江山的人,她身为嫔妃崇拜一个以江山为己任的人,把自己眉清目秀、貌若天仙的青春和一切交给这个大自己27岁的老人,是一种出于仰慕和信赖,从审美对等去思考,此种婚配于杨玉环而言是牺牲而非罪过。
从李白入宫三年的间或接触中评断,他认为杨玉环是善良明理、处事有度的女人。刚进宫就听说了一件事,岭南送来一只白鹦鹉(parrot),能模仿人语。玄宗、贵妃皆喜欢,起名雪花儿。玄宗与贵妃下棋,看到棋局对玄宗不利时,侍从阉人怕皇上输了,就叫一声雪花儿,鹦鹉立马飞下,扑翅将棋局搅乱。这只鹦鹉之后被鹰啄死,贵妃伤心不已,将其葬于御苑中。李白就想,人心有眼,是以小见大的。对一只小鸟有如此爱心,这位堂嫂的心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在宫里的日子,这位堂嫂对李白一向厚爱有加,每到皇上命他题诗,她就放了架子,为他铺纸、递笔、捧砚,弄得一旁人私下里都说李白不作谦让就是持才张狂,以至流成之后的种种谬传。
有一回,李白乘与其独处的机会向她道出自己的念头,希望她向玄宗进言,能给自己一个为国效力的符合官位。贵妃对他一笑说:“堂弟你有念头可对皇上直言,我不宜向皇上转言,你知道我的兄弟姊妹相继被皇上封赐,是皇上听一些大臣的偏见之言所致,宫内外已有不少传言,我避之犹恐不及,不想再有任何干政之嫌。”听
这番话,李白有些尴尬,搪塞几句后即行告退,心里有不悦。
过后想想,这恰恰反映出堂嫂的品行,一个女人如此明理,应该是可敬的。
过后的一段调查,他发现堂嫂所言确为实情,从杨玉环的被选入,到贵妃兄弟姊妹逐渐地权势显赫,不知情的人都认为是她吹枕头风所致。其实从开始出家,到马嵬坡赐死,她自己的命运都会在别人手里。真正为皇上出谋划策的人是高力士,许多事都是他先为自己打了小算盘,又为皇上出的点子。一为讨皇上欢心,二为扩充自己势力何圈子。
高力士是陪皇上一路长大的,类似于《鹿鼎记》中康熙与韦小宝的干系,很铁。皇上当权后,在谋杀韦后、太平公主等历次阴险的斗争中,高力士都刚强不移地站在玄宗一边,皇上对他极信赖。曾背后夸他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因此,有人就说:他对皇上惟命是从,皇上为他“违”命“私”从。朝廷里的事,皇上不张口,他能当一半家。
但到了国破家亡,命运攸关的关头时候,真正当权者和擅权者一尽成为隐士。
把一个女人顶到了风口浪尖,“朱颜祸水”,“姿色惑君”成为言词凿凿的判决书。其实扪心想想,杨玉环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真凭实据恶名,有人列了中国十大毒妇排行榜:吕后、昭信、骊姬、赵飞燕、贾南风、独孤皇后、武则天、李皇后、万贞儿、客氏。名单里没有杨玉环。
另外,人长得漂亮是身不由己的,如果追责错。“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是杨玉环父母的不对,她不该把闺女生得出神入化,芙蓉映面;
由此延长“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是一代君主李隆基的错。杨玉环是美!但皇上为什么不学学柳下惠,心存定力,坐怀不乱;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这是封建制度的错。尤其是要怪高力士和那些察言观色,拍马抬轿的弄臣,他们谄谀,吏部失察,才使皇上“亲小人远贤臣”。其实妃子只是妃子,并不是皇上助理也不是吏部顾问,最终把好大一顶惑君的帽子扣在杨玉环头上,实在是一代帝王不应有的推责诿过。可惜杨玉环不能于地下开口。否则我发起她唱一出“玉环冤”。
看来既爱美人又爱江山是许多英雄的通病,而爱美人不爱江山,大多是先人对前朝昏聩君王的总结式评判。现实上许多君王是富贵康隆时沉湎于美色。一旦到了国破家亡,生死存亡的主要关头,不将栏杆拍遍大都会异常清醒。这时,一定是只爱江山不爱美人的。
你看唐玄宗就如此,静静地抹几滴泪。端坐于驿馆佛堂的梨树下,赐一段绢绫给自己千般宠爱的贵妃,象赐一条围脖儿
待那个生命的香颈软了,垂下,一种痛扎进一个残忍的男人的心里,断气的是一代天姿国色。在这片地上垂死挣扎的是一个王朝。
写到这里真可怜杨玉环。我突然之间想到了网络上看过的一段话:
女人就好比梨,外甜内酸,吃梨的人不知道梨的心是酸的,因为吃到最终都把梨心扔了。而男人好比洋葱,想知道男人的心要一层一层地剥,剥的历程是流泪的历程,剥到最终才知道,原来洋葱没有心。
想想杨玉环大概是这样的命运,只是她最终那回眸一笑是假的,眼里含满的泪是血。
她忍着,不让它流下,她嫌这个男人霸占的这片王土不干净,她要把干净的泪带走,清洗她被玷污过的灵魂。
她相信,泪里的血经泥土过滤,下世还能开出花的颜色!
上一篇《惊世骇俗:中国史上唯一爱上生母的皇帝》故事精选
作者不详 在南北朝时,南朝宋有一个名叫刘义隆的皇帝,也就是历史上较为有名的宋文帝。他和许多皇帝一样,有很多的妃子和儿子。 文帝那些妃子,自然都是千里挑一甚至 ..
下一篇《史海钩沉: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后的悲惨遭遇》故事精选
金兵直逼汴京(今开封市)时,北宋徽宗赵佶又气又急,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于是把皇位传给太子。继位的太子就是宋钦宗。宋钦宗和宋徽宗一样,也是苟且偷安、不思自强之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