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与元朝之间的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主要的地位。而作为双方主要战场的长江流域,则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其中,尤其以宋、元之间的襄樊之战最为闻名。襄樊之战是南宋与元朝之间的决定性战争,决定了两个国家的命运。襄樊之战最终以南宋的失败告终,直接导致南宋最终的消亡。整个战争期间,南宋当局内部的投降派以及前线的部分将领始终对襄樊采取消极态度。要么不用主力支援,要么临阵逃脱。导致南宋始终处于极其不利的被动局面,一向是被动挨打的地位。整个战争期间,襄樊地区的南宋守军一向处于元朝壮大的封锁下,基本没有得到过来自外部的援助,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是,就是在这种非常艰巨的状况下。面对元军壮大的封锁,在外界支援已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义务的形势下。南宋一支由一时招募的民兵组成的只有数千人的水军,却成功突破元朝壮大的封锁,将物资运入襄阳。从而成为历时6年之久的襄樊之战中,外界唯一成功的对襄樊守军的支援行动。这次史诗般的航行,成为中国历史上水战中以少胜多的闻名战例。那么,这是怎样一场战斗呢?这场战斗是如何发生的,经过和终局如何呢?在此,灵云欲以自己所知和网友们就此进行一下报告。因为灵云能力有限,所写的一定有不足之处。还请网友们多多指教。
蒙古灭金后,随即开始大举南征,企图消亡南宋。因为游牧民族出身的蒙古军不习水战,因此南宋依仗的长江天险无法逾越。于是蒙古改变战略。改变以往正面南下直接从长江突击的战略。实施新的大纵深迂回、抄袭南宋远后方的战略。该战略的具体措施是:在东南长江流域取守势,佯攻以吸引南宋主力。同时在西北发动主攻。聚集一切精锐主力在陕西一线。预备从秦陇出击。首先攻克四川,控制长江上游,绕太长江天险。随后以一支偏师顺江东下攻击南宋。主力则持续南下,在消亡云南地区的大理政权后,形成一个大迂回的战略包围圈。然后从南向北,从南方包抄南宋。同时蒙军从西部四川以及北部正面江淮战场同时出击。一举消亡南宋。灵云认为有需要说明一点。那便是该战略从军事角度来说是正确的,并最终取得成功。公元1255年,蒙古出兵经甘肃、四川至云南,消亡大理段氏政权,平定云南全境,创建云南行省。实现了对南宋实行远后方大迂回的战略包围圈。随后,公元1258年。蒙古帝国大汗孛儿只斤·蒙哥派他的弟弟忽必烈率军攻打南宋鄂州(注:即今湖北武昌)、派大将兀良合台攻打南宋潭州(注:即今湖南长沙)。而他自己则亲率以蒙古铁骑为核心的主力进攻四川。蒙古大军在四川开始进展迅速。四川地区南宋守军基本是一触即溃。但是,当蒙军推进到合州后,遭到以王坚为首的南宋爱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守军依托钓鱼山天险,不断击败蒙军。公元1259年七月,亲临前线督战的蒙哥汗被南宋守军炮火击成重伤,不久在军中毙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闻名的合州之战。蒙哥死后,南方前线的忽必烈因急于回师争夺汗位,暂时与南宋媾和。于是,双方进入长久而又脆弱的宁静时期。
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内部立即陷入争夺汗位的内战。最终结果是蒙哥汗的弟弟孛儿只斤·忽必烈夺取汗位。忽必烈即位后,立即规复对南宋的进攻。但是,以往频频进攻,使忽必烈意识到,宋-蒙之间的主要战场是长江流域。必须首先减缓长江战场,才能实现灭宋的战略。转机发生在公元1267年11月。此时,已经投降元朝6年之久的原南宋泸州守将刘整向忽必烈发起:"欲灭宋,必先攻襄阳,撤其捍蔽。宋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忽必烈意识到,襄樊在南宋整个江淮防线中具有核心地位。一旦襄樊失收,将对真个南征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于是他采纳了刘整的发起,决定集协力量夺取襄樊。同时,
以刘整为主,元军制作了1000多艘战船,征召、练习大量士兵。组建起一支壮大的水师。从而打破了南宋始终拥有的水上优势。公元1270年,经过一系列运作,元军完成对襄阳的战略合围,襄樊之战随即打响。 襄阳被围后,蒙军在水路对襄阳进行了极其严密的封锁。为救援襄阳,南宋方面先后在公元1269年和1271年两次大范围通过水路试图冲破封锁。但因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前线将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援救行动先后被蒙军击败。蒙军为彻底实现对襄阳的封锁。在江面大量安插木桩、铁索等障碍物。同时修筑多处军港,驻泊战舰。如此一来,在蒙军壮大的水上封锁下,宋军从水路支援襄阳等可能性险些为零。而面对襄樊前线的危局。事先把持南宋实权的奸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闻名"汉奸的贾似道却始终拒绝以全力支援襄樊。而且为对事先的天子宋度宗赵禥封锁新闻,大肆迫害敢于进谏的大臣和前线将领,扶植亲信。因为贾似道救援不利,襄樊前线军民的处境极其艰巨。尤其是因为蒙军长期的壮大封锁,导致城内物资匮乏。粮草、饷银甚至是食盐和布匹等物资都严重不足,而南宋朝廷官方对此则置若罔闻。公元1271年11月,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大元,即位为天子,创建元朝。随后,元朝倾全国之力大举南侵。襄樊成为进攻的重点。在元朝大举入侵下,襄樊成为孤岛。随时面临被攻陷的危险。为此,执政廷拒不支援的状况下,南宋前线主帅李庭芝决定,自行组织力量竭力支援襄阳。于是,本文中所要报告的故事上演了。 公元1271年四月。南宋在两湖地区最高军事长官,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为增强对元军作战的指挥,率部进驻郢州(注:即今湖北钟祥)。此时,襄樊前线局势极其不利。此时的襄阳被困已有5年之久,城内弹尽粮绝。为此,襄阳守将吕文焕数次向朝廷求救,但都如泥牛入海。面对朝廷的漠不关心,南宋在两湖地区最高军事长官李庭芝在屡次揍请朝廷无果的状况下,迫不得已自行组织力量进行支援。四月,李庭芝开始招募民兵以救援襄阳。来自郢州(注:即今湖北钟祥县)等地的3000多人应募从军。随后,李庭芝命总管张顺、张贵率军3000人支援襄阳。张顺与张贵都是南宋地方武装组织将领,长期抵抗蒙古入侵,有丰厚的实战经验。但是,他们和麾下3000将士都很清楚自己此去凶多吉少。他们要面对的是由几十万凶悍元军组成的险些不可逾越的封锁线。面对如此强敌,以区区3000人去突破封锁无异于是去送死。但是,他们更清楚,此刻深陷重围5年之久的襄阳军民对援兵那种望穿秋水般的渴望。于是,出征前,作为主将的张顺以必死的决定勉励全军将士。他明确告知将士。此次出征,面对数十倍于己的强敌,必定九死一生。不愿同往者可以离开。在主将不惧生死的气概感召下,宋军3000将士士气大振,纷纷表达愿与敌军决死一战的心愿。于是,张顺开始备战。 因为此性的目的主要是运送襄阳军民急需的后勤物资而不是歼敌。为尽快突破元军壮大水军的层层封锁,需要部队有尽可能快的航速和良好的灵活机动性。因此,张顺与张贵没有使用以往南宋长江水师使用的大型战舰,而是选择了速度和机动性都很优异的轻型高速舰船。而且为尽可能远距离击杀敌舰,宋军还携带了大量远程武器。这其中包括单兵强弩、重型三弓床弩炮和事先刚刚出现不久的突火枪和火炮。 在此,灵云认为有需要介绍一下这几种武器。床弩是一种大型远程弩炮。这种武器出现的非常早。早在东汉就有相关记录。到宋代,因为要对抗北方游牧骑兵以及越南等南方国家重甲战象,因此宋军大力改进了床弩。宋代是中国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时期,因此宋军的重型床弩比以前朝代的性能有了巨大提升。据《武经总要》记录。宋军床弩的体 积比前代的要小。弓背使用多种材料制成,是典型的复合弓,爆发力极强。而且,为增加射程,宋军还在一门弩炮联装三张强弓,其中最终一张是向相反方向装的。因此宋床弩也叫三弓床弩炮。弓弦则是植物肌腱,利用多弓的协力发射箭矢。三弓床弩炮的结构非常巧妙。后部有两个辘轳,通过滑轮来牵拉弓弦的张设。弩身为坚固的檀木,轻巧坚劲。以铁为枪膛,钢为弩机,用木棰击发。配用的重型箭镞长近2米。史书记录为"木干铁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形状类似标枪,三片铁翎就像三把剑一样。箭头则是钢制三棱型穿甲箭。而且可以一次发射多枚箭镞。宋三弓床弩炮的最大射程为1600米。这是火炮出现前人类直射武器所能达到的极限!是事先世界上最壮大的重型远程武器。宋军在大型箭镞上绑上炸药袋,扑灭后用弩炮或弓发射出去,起到纵火燃烧或爆炸功能。宋神臂弩则属于单兵轻型弩弓,是一种踏张弩。弩身前端有一个铁环,专门用于脚踏。也采用了复合弓技能,而且在机身上有特殊组织。神臂弩最大极限射程达370米,而且在300米距离上依然可以击穿重装铁甲。是火枪出现前世界上射程最远、威力最强的单兵武器。而突火枪则是公元1259年南宋发明的一种新型炸药动力远程步兵武器。前部是一根粗竹管,中部是炸药室,装有炸药和弹丸。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部是木制把柄。扑灭引线后,炸药喷发,将弹丸射出,最远射程约230米。这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身管火枪。而这里所说的火炮则是一种发展自"霹雳炮"的铁壳爆炸类火器。该武器是在球形铁壳内填充大量炸药,同时还添加有大量铁砂或碎石并安装一根信捻。作战时,扑灭信捻,用重型投石炮或人力抛向对方。爆炸后,内部充填的铁砂或碎石四散飞溅,可以大量杀伤敌军,同时还具有纵火燃烧功能。主要用大型抛石机发射。它的前身"霹雳炮"曾经大量应用于采石之战。 一切预备就绪后,公元1271年五月,张顺、张贵在高头港集结由百于艘轻型舰船组成的舰队,船上满载粮食、药品、食盐、饷银和布匹等物资。张顺、张贵把船只连成方阵,张贵在前,张顺在后,率舰队冒死冲入元军重围。襄樊战争中历史性的"二张援襄"航行开始了! 宋军船队冲破元军外曾封锁后,到达磨洪滩。遭遇元军水师主力舰队,整个江面上到处密布元军船舰。宋军轻型舰船在重大的元军舰队包围下根本无法行动。元军也根本未将这些在他们看来玩具一样的小船放在眼里。危组织头,担任前锋的张贵率宋军将士同仇敌忾,拼死猛攻。宋军首先使用三弓床弩炮向敌舰发射的火箭。密集的火箭咆哮着飞向元军舰队,击中目标后发生密集的爆炸并引起大火。元军大量大型战舰迅速被扑灭,成为一座座漂浮在水上的"火山"。江面上烈焰冲天,浓烟滔滔,成为一片火海!随后,宋军使用火枪、火炮猛轰元军舰船。将面上炮声隆隆,大批元军战舰在凶猛的炮火下被摧毁,士卒被击杀者无数。许多元军尸体被浪卷到岸边,堆积如山!而整个长江江面漂满了元军的尸体,江水被鲜血染成深白色!成为真正的"尸山血河"!随后,宋军用预先预备好的板斧斩断元军布设在江中的阻挡铁索。如此,宋军舰队冲破元军无数封锁,转战一百二十余里,终于在公元1271年五月二十五日到达襄阳码头!这是襄阳被困5年来第一次得到外来支援,极大的鼓舞了襄、樊军民的士气。他们载去的物资减缓了城内军民的危局。宋军支援舰队的全体将士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为一次在交兵双方看来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史诗般的航行! 但是,鏖战中,作为舰队主将的张顺不幸在战斗中身中身中四枪六箭,壮烈殉国!几天以后,襄阳军民找到他的遗体。战死的张顺依然身批铠甲,手执长弓,保持着作战是的神态。襄阳军民为怀念张顺,将他厚葬并立庙祭奠。而另一 名主将张贵,则在之后打通襄阳于郢州的水上交通线战斗中,因为叛徒、郢州殿帅范文虎的出卖陷入元军重围。在力战后身中十余枪,重伤被俘。在严词拒绝元军劝降后被残忍杀害,壮烈殉国!元军将张贵遗体送回襄阳城。襄阳军民将把他与张顺合葬,立庙祭奠。至此,襄、樊前线永远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直至1273年二月襄阳陷落。 发生在公元1271年五月的张顺、张贵援助襄阳的航行,是整个襄樊战争期间外界唯一一次成功的援救行动。以张顺、张贵为首的南宋水军将士以必死的决定,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突破几十万元军的封锁,完成为这次史诗般伟大的航行。尽管因为统治整体的腐败无能,战争最终以襄樊沦陷而告终。但是,南宋全体爱国军民在战争中显示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垂青史,永远值得先人去传扬……《水浒传》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一百单八条好汉至少有五位可以角逐这顶桂冠。先来看看宋江。黑三郎从外表到内心都不能可爱。虽然他在江湖上人称“及时雨”,道上的兄弟 ..
青史之上,无奇不有。 晚清光绪年间的一天,一个衣不遮体的乞丐在山东堂邑县沿街乞讨。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连说带唱,时而装扮成猪狗的模样,时而 ..
贾宝玉的性启蒙老师是什么动物?
女性初次性爱经验调查
浩然正气留人间
《草房子》第七章 白雀
张学良顺利接掌东北军:张作霖起了怎样的作用?
揭秘专为美国女兵“服务”的慰安夫
晒月亮的女子
蓬莱磨盘街
仇殇
为爱疯狂我纵火泄愤
本站名称: 狸猫故事(m.limaogushi.com)
内容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投稿提供。
如有侵权请迅速联系本站,本站在核实后立刻作出处理!
Copyright ©狸猫故事 2019-202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