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带的人都说:"咱是山西洪洞县野翅窝人。"这倒不假。不过,要说野翅窝,得先说大槐树。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边,有座广济寺院,殿宇巍峨,僧人众多,香客往来不断。在广济寺院内有一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古树参天,树上老鹳窝挨挨排排,非常好看。
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明朝政府想迁民,虽不是专迁洪洞人,但把洪洞当作迁民重点。便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办理处适事宜。这时,明朝政府广贴告示,欺骗老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者在家等候。"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到大槐树下,不几天,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这天,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的百姓,一个官员大声宣布道:"大明皇帝勒命,凡来大槐树之下,一律迁走。"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雷,把人们都惊呆了。但不久就醒悟过来,他们受骗了。人们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骂的,有呼儿唤女的,有哭爹叫娘的,可是已经晚了,怎么闹也无济于事。
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证,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在每只脚小趾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备有人逃跑。所以迁民后裔都有小足指甲两瓣的特征。
官兵强迫百姓登记后,为防止逃跑,把他们反绑起来,押解移民上路。人们望着大槐树,望着大槐树上的老鹳窝,依依难舍。人们走远了,还流着泪水遥望着老鹳窝。因此,天长日久,人们将老鹳窝作为家乡的标志。
移民的手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因此,迁民后的人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的过程中,由于路途遥远,途中不免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请求也就简略了,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们到了新的居住地点,到处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筑房屋,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留恋,大多在自己大门口栽上槐树,表达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
一九八七年四月四日采录于丛屯村
讲述者:张以信 男 鲍沟镇丛屯村人 农民
搜集者:郝德湘 男 鲍沟镇阎庙村人 教师
从前人们家里穷,每到年终岁末,大人们便把一些红枣、核桃、红豆、小米等在腊月初八这天熬成粥,谓之为腊八粥。那么,为什么腊八粥会和佛教徒联系起来了呢,中国人过腊八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腊月初八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在他得道成佛之前,为了苦求人生真谛他曾走遍名川大山。有一天,他走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因长途跋涉,饥饿难忍的他昏倒在地。这时,一位牧羊女赶来,把自己带的杂粮干果剩饭用泉水煮成粥,一口一口的喂他,最后把他救活了。后来,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
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佛门弟子每逢这天按照牧羊女熬粥投料的比例,程序如法炮制,熬成粥施舍给人们,最后由佛门善事扩展为民家习俗。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一天,来到陈国,陈国正在闹饥荒。当地人都饿的四处逃荒。他们师徒走到这里断了粮,几天没吃上饭。一个个饿的肚子里咕噜咕噜直叫唤。陈国人没有粮食借给他们,孔子就打发他的徒弟子路去向他的好友老子借粮。
子路见到了老子,恭恭敬敬的施了个礼说:“老子先生,我们师徒在陈国断了粮,老师让我向先生借粮来了。”
老子对他说:“好啊,借粮不难,不过你要回答我一个问题,答对了,把粮借给你,答不对,粮不能借给你。”
子路一是借粮心切,二是觉得一般问题也难不住他很自信的说:“好,先生请问吧。”
老子用手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地说:“你说什么多,什么少;什么时候欢喜,什么时候恼?”
子路一听笑了笑,说:“你听好了,我告诉你,天上星星多,日月少;娶媳妇时欢喜,出殡时恼。”
老子听了毫不客气的说:“你答的不对,对不起,这粮不能借给你。你回去吧。”
子路满以为自己回答的很正确,老子却说他回答的不对,心里不服气。心想:‘这老头子就是不想借粮给俺罢了,回去向老师告他一状,见死不救,太不够朋友了。’
子路辞别了老子,一边想一边走。带着满肚子的气回到了陈国。把事情的经过对孔子说了一遍。孔子对子路说:“子路啊,这题你回答错了,文不对题呀。”
子路一听,他老师也说他回答错了,忙问:“请问老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回答才对?”
孔子说:“应该这样回答,小人多,君子少;借时欢喜,还时恼。”
子路听罢,立即回见老子,并这样做了回答。老子听了很高兴,拿出一小竹筒小米借给了他,子路一看很不满意,嘟哝说:“问题答不对不借粮,问题答对了借给这么丁点。我们师徒那么多人,就这么点,还不够一个人吃一顿的呢。”
老子见子路不高兴,就解释说:“救急之粮不能多,快拿回去救你师徒们的命去吧。”
子路扫兴的拿着小竹筒米回到陈国,见了老师,就告老子的状:“这老头简直不够朋友,你看,问题答对了,就借给了咱这么一小筒米,够谁吃的?和不借还有啥两样?”
师徒们虽然都很生气,也没办法。管他怎么着,先倒出来熬点粥充充饥吧。可是,往袋子里一倒,淌起来没个完了。倒了一袋又一袋。一直倒了五六袋。他们师徒个个恣得蹦了起来。子路看着倒出了这么多的米,笑着说:“这么些就够了。”话音刚落,竹筒的米就不往外淌了。
传说刘邦灭了项羽,一统天下之后,就出榜广召四方能工巧匠,在京城大兴土木,营造皇城、宫殿,消息传到老家沛县,有个巧木匠王小九也想报名应召。无奈商量几回,老娘咋也不愿意这个“独苗”离开自己。娘儿俩几说几崩,闸板不入。那天晚上,吃着饭娘俩又商议开了。小九说:“娘,这修城盖殿,也是百年不遇的大事,再说京城是通都大邑,真要干上几年,咱又能开眼界长见识,又能跟着名家学艺,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您咋老不让去哎?”娘说:“九娃,凡事你就别想得那么顺当!娘不让你去就自有娘的道理。你爹下世早,撇下咱娘俩一老守着一小;娘最担心的,还是那皇家的活干不得。你年轻,哪知世事的艰难?俗话不说吗,‘伴君如伴虎’,凶险大着哩!自古皇帝有几个好的?一个个翻脸无情,六亲不认!你听那孟姜女哭得多苦!秦始皇修长城,修完长城拿人家民夫填了馅啦。给祖宗修陵墓,怕走漏消息,临了把几百工匠封进坑里陪葬了!瞧瞧这都是什么德性呀!”小九一听就笑了:“娘,小心是应该的。可修城盖殿,工匠夫役是成千上万,哪有那么巧,倒霉事就掉到咱头上了?再说,汉高祖跟咱同县,‘亲不亲,家乡人’,纵然出点事,也还得高看咱一眼哩。”说了一个晚上,娘到底还是没允口。
眼看着离限期越来越近,没法子,只得把师傅拉了来帮着说情,娘才算点了头。娘说:“既是老哥带着他,我也就放心了,可打明儿离了家就得让他装哑巴。”小九问:“为嘛?”娘说:“自古以来就是‘祸从口出’。跟着师傅只准你大口吃饭,小心干活,别的事,一概装聋作哑!”老师傅听了,虽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还是满口应承下来。师徒俩进了京,师傅就给他报了个名:王哑巴。小九笑眯眯的个圆脸一下子成了长脸啦,整天不吭不哈,闷头子干活就是喽。有时晚上见人家说说笑笑,实在眼馋,一阵子急起来,就生娘的气。
俗话说“怕鬼招魔障”。怕事怕事,那事真就落到头上来了。
那天傍晚,收罢工大伙都走了,小九在大殿里的西南角上,油漆内檐板,还有点尾工。小九一心赶活,不知不觉,外边太阳就快落山了。这当口,从殿口外边,可就轻手轻脚走进一个人来。这个人,个头不高,身穿便服,背着手,在殿里闲情信步。这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这两天,听说主殿就要竣工,心里憋不住老想来观看观看。此刻饭后无事,从后宫一溜漫步就走到这儿来了。
汉高祖在殿里从前到后走了一趟,只见殿宇高大,气势雄伟,处处龙飞凤舞,满眼金碧辉煌,果然富贵还是帝王家,心里暗暗思忖:也罢了,这天下算没白打。他不由一阵心花怒放,顿时手舞足蹈,右腿冲上凌空一踢,右手照着腚尖“呱叽”就是一掌!拇指在胸前一竖,摇头晃脑,似唱非唱,似念非念:“嗨嗨!没想到亭长出身的刘三儿,竟也有今哪……天!”就在那满殿嗡沙沙的回声里,他单腿着地,滴溜溜拧了个圈儿,顺势朝下又来了个骑马蹲裆,把他当亭长爱玩的那套浪荡玩艺儿又抖擞出来了。只见他嘴角高挑,双眼仰视,眼珠子白多黑少,就跟整吞熟鸡蛋黄噎住似的!
1、小田鼠找朋友童话故事2、小兔八十六的妙计童话故事3、布勒的小布羊童话故事4、小狐狸种橘子的故事童话故事5、狐狸与白鼬童话故事6、小兔姐妹过河童话故事7、收藏阳光 ..
1、心地善良的小象童话故事2、舍米尔和舍米娜的故事童话故事3、魔鬼的皮箱童话故事4、大象当王童话故事5、书的魔法童话故事6、金色的狮子童话故事7、勤劳的小木偶童话故 ..
贾宝玉的性启蒙老师是什么动物?
女性初次性爱经验调查
浩然正气留人间
《草房子》第七章 白雀
张学良顺利接掌东北军:张作霖起了怎样的作用?
揭秘专为美国女兵“服务”的慰安夫
晒月亮的女子
蓬莱磨盘街
仇殇
为爱疯狂我纵火泄愤
本站名称: 狸猫故事(m.limaogushi.com)
内容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投稿提供。
如有侵权请迅速联系本站,本站在核实后立刻作出处理!
Copyright ©狸猫故事 2019-202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