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智者不会再犯的10个错误,你经常犯吗?
作者: 木瓜

每个人都会犯错,这是肯定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从中吸取教训。有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着相同的错误,从未有过真正的进步,而且还不知道原因在哪。
"一个人如果有勇气承认错误,那么他所犯的错误总是可以被原谅的。"---李小龙
犯错时,承认错误的确非常困难,因为那种感觉就像是给了自我价值重重的一击。这种情况会带来一个巨大问题,因为一项新的研究证明,也就像常识经常告诉我们的那样,完全承认并接受错误才是避免重蹈覆辙的唯一方法。
然而,我们中的许多人还在为此苦苦挣扎着。
密歇根州立大学临床心理生理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面对错误时通常会陷入两种阵营:固定思维派(忘掉它:这是我一直都不擅长的),以及发展心态派(警钟!让我想想我哪里做得不对,决不能再犯第二次)。
"关注错误,然后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纠正它们,"研究报告的作者JasonMose说。"能够让错误为你所用。"
那些具有发展心态的人脚踏实地,因为他们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利用它们来完善自己。而那些固守自封的人必然会重蹈覆辙,因为他们在尽最大努力忽略它们。
聪明、成功的人并不是不会犯错,而是他们具有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工具。换句话说,他们很快就能识别出造成自己混乱的根源,绝不会让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当你重复犯某个错误时,它就不再是一个错误,而是一个决定。"–PauloCoelho
有些错误难以避免,以至于我们都犯过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但聪明人会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绝不再犯第二次。
1、相信那些美好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人或事
有些人极具感召力,并且特别自信,会容易让别人相信他所说的一切。这些人会没完没了地讲述企业有多成功、自己有多受欢迎、自己的人脉以及能够给你带来多少机会。当然,其中不乏是真的愿意给予你帮助的成功人士,聪明的人只要被骗一次就会开始反复考虑这个听起来美好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主意。幼稚和缺乏尽职调查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聪明人在正式参与之前会进行严肃发问,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人,包括他们自己在内,都不会像看起来那样好。
2、反复做同一件事以求不同结果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精神错乱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同一件事情而期待不同的结果。尽管爱因斯坦极具声望和洞察力,但是依旧有很多人似乎认定二加二的最终结果可以等于五。另一方面,聪明人只需要经历一次这种失望。事实很简单:如果你坚持采用相同的方法,那么得到的结果都会是相同的,无论你多么希望得到不同的结果。聪明人明白,如果自己想要得到不同的结果,那么就需要对自己的方法做出改变,哪怕是痛苦的。
3、没有延迟享乐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现今世界中,书籍能够立刻出现在电子阅读器上、新闻传播广泛,几乎任何事都能够即时传递到面前,但聪明人明白享乐不会即刻兑现,而回报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才能换得。他们同样知道该怎样利用这种动力来走好迈向成功的每一步,因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低估自己所带来的痛苦和失望。
4、无预算
除非你在预算的约束下经营一切,否则就无法体验到财务自由。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生涯中,预算能够让我们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选择自己需要以及想要的一切。智者只需在制定行动计划以前,看一下那一堆难以逾越的账单就可以开始清算自己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一旦了解了自己的支出金额及类别,哪个选择是正确的就变得无比清晰。每天早上的那杯拿铁一年下来会让你平均花费1000美元,知道了这个,它还诱人吗?制定预算绝不仅仅是确保你能支付账单,聪明人明白严格执行预算意味着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因为他们已经对自己宝贵的资金进行了自由裁量支出。预算确立原则,而原则则是质量工作的基础。
5、丧失大局观
忙到只顾眼前非常容易,但这却会令你丧失大局观,但智者却学着该怎样根据精心设定的目标来调整日常重点。并不是说他们不在意小型工作,而是他们具备根据需要调整自己任务的原则和眼光。生活就是为了大局,当你丧失大局观时,一切都会遭殃。
6、该做的功课不做
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捷径可循,无论是抄了某位朋友的生物学作业,还是在一个重要会议上全凭临场发挥。智者明白,虽然自己偶尔会侥幸,但是这种做法却会阻碍自己全部潜能的发挥。他们不会冒这种险,因为明白努力工作和尽职调查根本无可替代。他们知道,不做功课就学不到任何东西,还会令自己的事业戛然而止。
7、为了迎合而去扮演他人
人们很容易为了取悦他人而扮演对方心中的理想人物,但是没有任何人会喜欢假惺惺,而且这种行为并不会为你带来好的结果。聪明的人只需经历一次扮演他人、丢掉底线或是丧失自我,就能搞明白。其他人似乎并未意识到,别人通过他的行为就能识破他。他们意识不到因为扮演他人而带来的关系受损、丢了工作、丧失机会等等后果。另一方面,聪明人能够很快就把一切联系在一起,体会到幸福和成功需要的是真实。
8、试图去取悦每个人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误,但是聪明人很快就能意识到讨好所有人、让每个人都开心是不可能的。他们明白,为了有效,你必须具备发号施令的勇气,根据你的判断做出选择(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的选择)。
9、扮演弱者
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中不乏通过扮演弱者而获得成功的故事,但聪明人可能只需经历一次就能很快了解这是一场策划,当人们意识到这是一次有意的安排时任何好处都会戛然而止。但这种策略更为微妙的一个方面在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明白:为了扮演弱者,你必须放弃自己的力量,丧失主动权。
10、试图去改变某个人
能让人们自己做出改变的唯一途径就是借助欲望和必要的资金。不过,如果你单纯想要凭借意志和渴望去令他人通过改变而提高,那么你就很容易试图去改变那些自己不愿意做出改变的人。有些人甚至会将有问题的人锁定为目标,认为自己能够"治愈"他们。聪明人可能犯过一次这样的错误,但他们很快就能意识到,除了自己他们改变不了任何人。相反,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建立在真诚之上,做一个乐观的人,并远离那些传递着负能量的人。
将所有内容组合在一起:
情商高的人会获得成功,因为他们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他们通过自己的错误和成功进行学习,并且一直为了更好而改变自己。
第2、百折不挠,成功一半
我祖籍山东,出生在上海,后来到了北京。小时候妈妈给我起了一个小名,叫“老闷儿”。什么意思?就是我话少。
但是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我的性格基本形成是当兵之后。1970年,我十九岁,加入了四十集团军野战军工兵连。十年的基层连队的从军经历,见识了很多生死场面,彻底改变了我的性格。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我以工兵连指导员的身份再次参加抢险。7月28日地震发生,我们7月29日开拔,是第一批进入唐山的部队。当时天气非常热,赶到抢救现场我们才发现身边全部都是开始腐烂的尸体,我带领士兵拼命清理,吃饭、睡觉都是在尸体堆的旁边。
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坚强,在让人眩晕的酷热中,年轻的士兵们吃着变质的食物,呼吸着恶劣的空气,基本喝不上水,但是大家都在拼命。当时,我有一个体会,我们为生命尊严做得越多,我们的人格就越完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崇高感,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周围的人。
撤退的时候是10月21日,历时将近三个月时间的抢险啊,把世上该吃的苦都吃得差不多了。回来之后,我妈说我:“闷儿瘦得厉害,两手十个手指头的指甲都磨掉了一半,指头肚上全部结痂。”
这些经历跟我目前干的行当距离十分遥远,但是我觉得,这些经历对塑造人的性格,对培养男人的坚毅有很大帮助。我特别喜欢“百折不挠”这个词,无论什么事情,能做到百折不挠,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第3、生气是用他人的过错惩罚自己的一种蠢行

从前,有一个妇人特别爱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做不值得,可到时候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她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以使自己能够做到遇事心胸开阔。不再斤斤计较,徒生闲气。高僧听了她的讲述后,一言不发,把她领到禅房中,落锁而去。妇人气得高声大叫,叫了许久,高僧也不理她。无奈,妇人哀求高僧放她出去,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这时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妇人说:“我只为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种地方来?我这是自作自受。”“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做到不生气呢?”高僧说完拂袖而去。过了一会儿,高僧又来到门外问道:“还生气吗?”“不生气了。”妇人说。“为什么不生气了?”“生气也没办法呀!”“你的气并没有消释,还压在心里。爆发后会更加激烈。”高僧说完又离开了。待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外时,妇人主动告诉他说:“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高僧把门锁打开笑着说:“还知道不值得生气。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有气根。”当高僧迎着夕阳转身要离去时。妇人不解地问道:“大师。究竟什么是气?”高僧回过身来意味深长地说:“气,就是别人吐出而你接纳到口中的那种东西;生气,是用他人的过错惩罚自己的一种蠢行。”妇人听后深有感触,叩谢高僧而去。
高僧的一席话。可谓一语破的。其实遇事生气与否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在于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感觉和态度。在于自己修养水平的高低。大诗人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好朋友。有一次他和佛印禅师一起坐禅,想试试佛印的禅性到底如何,便问佛印说:“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像什么?”“我看你像一尊高贵的佛。”佛印说。苏东坡说:“我看你怎么像牛粪呢?”“哦,是吗?”佛印神情依旧,没有丝毫不快的显示。苏东坡说:“你尊我为佛,我却说你是牛粪,你不生气吗?”佛印说:“我为什么要生气呢?我应该高兴才是啊。因为自己是佛。所以看他人也会像佛:自己是牛粪,所以看他人才是牛粪。”苏东坡听后虽有一丝不快,但对佛印的高深修养和见识却敬佩不已。
我们都是凡人,很难达到佛印和苏东坡那样高深的德行修养。世事纷扰,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要做到遇到什么烦心的事都不生气,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们应该尽量做到不为琐事和不顺心的小事而生气。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情绪低潮中的人,不仅自己容易生气,而且会迁怒周围的人和事物,正所谓“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快”。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准则十诫》中曾经说过:“一发怒,数到十再开口;假如非常愤怒,就数到一百。”一位大学教授对此心领神会,他介绍自己控制坏情绪的经验时说:“每当我生气愤怒时,就闭口不言,即使讲话也不超过三句。一个人生气时很容易失去理智,意气用事,讲出来的话大多是气话,甚至是错话、脏话,就会使局面更糟。为了不让怒气坏了正事,在恼火的时候我宁可尽量少说话。”
生气和愤怒最好的解救之药是延宕,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逝,怒气会大大缓解淡化,甚至烟消云散。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告诫人们:“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像愤怒的情绪那样更快地损耗一个人。”如果你生气和发怒一分钟,便失去了六十秒的幸福。聪明人是不应该犯用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错误的。
第4、那鹿,那马,那人,比赛!
那人听说马和鹿跑得最快后首先来到了树林里,他对一只正在低头吃草的公鹿说:“跟我离开这杀机四伏的树林吧,我能让你高枕无忧、吃得饱住得好,还能给你找一个漂亮的妻子!”
鹿抬起头看了看那人说:“我俩素不相识,你会无缘无故地跑到这里来施舍?我才不上你的当呢!”说完头也不回地走进了林子的深处!
那人又来到了草原,对一匹迎风挺立的高头大马说:“你别把头昂得那么高,鹿比你跑得快,这是我亲眼看见的!”
那马听了一楞,说:“鹿能比我跑得快,一定是你看花了眼!”
那人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样说:“没看花眼,这是千真万确的事,不信我带你去和它比试比试!”
当那马跟着那人走进树林时,林子里的树枝不是绊住了它的腿就是遮住了它的眼,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鹿在林子里跳跃、奔跑。
那人指着鹿对马说:“我没骗你吧?要想赢它不难,只要你跟我走,我能让你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千里马!”
马被那人的话打动了,它跟那人离开了草原来到了那人的家,吃上了可口的草料,住进了不怕日晒雨淋的马棚。
不久那人又为马戴上了笼头和背上了马鞍。
再后来那人骑上了马背,再也没提和那鹿比赛、争世界第一的事了!
第5、豁达胸怀,洒脱人生

豁达是一种明智的处事方式,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境界。
三伏天,寺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小和尚说。
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怎么办?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跺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的直拍手。师傅点头:“随喜!”
“随”是豁达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是不过度,不强求,不忘形。拥有豁达的胸怀,便能拥有洒脱的人生。
第6、一滴水的故事

某人在倒水的时候,看见杯子里原有一滴水,他毫不考虑把这滴水倒在了地上。
这滴水落在地上之后,觉得自己很委屈,竟然轻易的被人抛弃了。正当他难过的时候,太阳用他温柔的手安慰着这滴水。
这滴水仰着头问太阳:“太阳公公!为什么我得不到人类的尊重,我可是他们生命的主要元素呀。”
太阳微笑着说:“好孩子,别难过,我带你去个地方,你也许会有所感悟。”说着用他炙热的阳光把这滴水变成了水蒸气,升到了空中变成的云。不久云越聚越多,下起了雨。
一滴水也混在雨里,他低着头,看见地上涌动着兴奋的人,那些人拿着盆呀碗呀,迎着着他们这些雨滴。
一滴水落在了一个脏兮兮小女孩碗里。一滴水以为小女孩会用他洗自己脏乎乎的小脸。可是小女孩没有,她小心的抱着碗,拼命的往回跑,边跑边喊,“奶奶,奶奶你看我接到雨水了,你快来喝呀!”
就在小女孩快跑到生病的奶奶身边时,她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碗滚在了地上,一滴水被洒在了地上。
小女孩看见水洒掉了,伤心地大哭起来。
一滴水也很难过,他仰着头问太阳说:“太阳公公,真不知道还有人类这么珍惜我们。”
太阳微笑的说:“因为这里的水稀少,人们常年缺水,所以把水视为生命。当那些本来不缺水的地方,因为不珍惜水源,浪费水。而变得缺水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一滴水对于他们是多么重要。”
一滴水笑了,为自己得到重视,也为自己能够得到珍惜而高兴向往着。
上一篇《罗马神话二十个热门》故事精选
1、俄狄浦斯和安提戈涅罗马神话2、宙斯和伊俄罗马神话3、伊俄卡斯忒和俄狄浦斯给自己的惩罚罗马神话4、那耳喀索斯和厄科罗马神话5、大熊星和小熊星罗马神话6、狄安娜和阿 ..
下一篇《》故事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