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智慧人生:爱情是双筷子
有人说,爱情像水,温柔明亮;也有人说,爱情像酒,越久越醇;还有人说,爱情像风,来去无踪……
我说,爱情像一双筷子。
男人是一根筷子,女人是一根筷子,两根筷子有缘握在一起,成为一双筷子,那就是爱情。
一双筷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把美好的日子夹起来,送进我们的口中。男人和女人,少了哪一个都不行,一根筷子,只能蘸一点点卤汁,永远无法捕捉到生活的真正滋味。
一双筷子,必须有一个支点。西方人很难学会使用筷子,为什么?他很难找到两根筷子的平衡点。想让两根毫不相干的筷子牢牢地夹住食物,其中的一根就应该放低姿态,给另一根筷子一个有力的支点。手指的力度只是一个小小的技巧。是的,爱情往往也需要一点点技巧,但心灵的配合默契才是根本,真情是第一位的。
既然筷子的作用总是需要双方共同来完成,为什么不设计一根联体筷子?那不是筷子,而是夹子。不错,夹子也可以夹起东西,可是,夹子无法张得更大,夹子的容量是有限的。而筷子是自由的,它可以狮子大张口,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尽收囊中。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因此,不要忘记,一双筷子,应该是平行的,给另一根筷子足够自由的空间,空间越大,收获就越大,只要另一根筷子,还是你们这双筷子中的一根。
爱情像一双筷子,而不是剪刀。剪刀过于尖利,总是要撕烂破坏,剪刀的心中没有温情,爱情需要建设,需要呵护;爱情像一双筷子,而不是老虎钳。老虎钳的力量不可谓不大,可是,它的控制欲太强了,爱情需要温柔,需要体贴。
筷子有很多种,有竹制的,也有木制的;有塑料制的,也有象牙制的;此外还有金制的、银制的。人也一样。人没有贵贱之分,却有文化的差异,习性也各不相同。一根筷子太长,一根筷子太短,不行;一根筷子太粗,一根筷子太细,也不行。看看自己是怎样一根筷子,也许可以帮助你在茫茫人海中,尽快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有一种筷子,叫方便筷,这种筷子,简单、粗糙,用之即弃,是一次性的。一次性的筷子,与爱情无关。这就与一夜情一样,与爱情无干。
爱情之所以像一双筷子,最根本的一点在于 ,他们只见谁也离不开谁,为了生活,永远不离不弃;他们总是一起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共同承担着人生的风风雨雨。这不正是美好爱情的共同特征吗?
第2个、司机也能“牛”起来
8年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水电工。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他又兼职开起了计程车。
那天他拉了一位客人,那位客人看了看着装随意、口嚼着槟榔的他突然开口说:“司机大哥,有件事情告诉你,希望跟你讲了之后,你不要生气。看你的样子不像是开计程车的。你知道吗?台湾大概有15万运将,只要哪个人失业后去考一张登记证,再考一张职业驾照,你的饭就被人家分一碗。”
他深吸一口气,对客人宣布了一项决定:“5年之后,你会看到我在计程车这一行里,变成很不一样的人!”
听到这话,客人露出惊讶的表情,追问道:“可是,你要怎么做呢?”
“我会做到与别的计程车司机有差异化,我要改变我自己!”
有了“改变”的念头,他立刻行动起来,从外观和行为开始。戒掉香烟和槟榔,穿衬衫、打领带、穿皮鞋。
有一天,他在松山机场排班候客,有一位客人不断上车,可是又不断下车,一连换了6辆计程车,当打开他的车门时,他才明白,客人要到新竹,但只肯付1500元台币。这是个明显亏本的价格,自己该如何办呢?那一刻他的心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计较是贫穷的开始!这也许就是一个机会,让我与同行“不一样”!
他心平气和地把客人送到了目的地,顺路捎上了两个回程的年轻女士,即使这样他还是亏钱的。
炎热的天气再加上辛劳的奔波,让他感觉口干舌燥。他把车停下来,走进路边的便利店。当他拿了一瓶矿泉水时,头脑里很自然地闪过一个念头,既然自己会渴,乘客也会渴,于是他又顺手多买了两瓶。她们有些意外,但冰凉的矿泉水,一下子解开了他们之间的沉默。额外的服务让他更加亏本,但想不到的是,这却让他赚到了这辈子的第一个好机会!
下车时,其中一位黄小姐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司机大哥,我在企管顾问公司上班。如果以后有机会,我想请你帮我们从台北载老师到新竹。”
从一瓶矿泉水开始,他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差异化。他总是随时观察和记录客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满足个性化需求,让客人经常感受到意外的惊喜。透过与众不同的服务,他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像黄小姐一样的贵人,积累起了越来越深厚的人脉关系,这也让他的路子越走越宽。
5年之后,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不仅实现了年收入百万,而且还将自己的心得写成了一本书,叫做《计较,是贫穷的开始》,并登上了众多讲坛,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就是被称为台湾最牛的金牌出租车司机周春明。
周春明的牛气在于,即使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也能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3个、以感恩的心态面对
史蒂文斯失业了,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他是个程序员,在软件公司干了8年,他一直以为将在这里做到退休,然后拿着优厚的退休金颐养天年。然而,这一年公司倒闭。
史蒂文斯的第三个儿子刚刚降生,他感谢上帝的恩赐,同时意识到,重新工作迫在眉睫。作为丈夫和父亲,自己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妻子和孩子们过得更好。
他的生活开始凌乱不堪,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工作。一个月过去了,他没找到工作。除了编程,他一无所长。
终于,他在报上看到,有一家软件公司要招聘程序员,待遇不错。史蒂文斯揣着资料,满怀希望地赶到公司。应聘的人数超乎想像,很明显,竞争将会异常激烈。经过简单交谈,公司通知他一个星期后参加笔试。
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笔试中,史蒂文斯轻松过关,两天后面试。他对自己8年的工作经验无比自信,坚信面试不会有太大的麻烦。然而,考官的问题是关于软件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问题,他竟从未认真思考过。
史蒂文斯觉得公司对软件业的理解,令他耳目一新,虽然应聘失败,可他感觉收获不小,有必要给公司写封信,以表感谢之情。于是立即提笔写道:贵公司花费人力、物力,为我提供了笔试、面试的机会。虽然落聘,但通过应聘使我大长见识,获益匪浅。感谢你们为之付出的劳动,谢谢!
这是一封与众不同的信,落聘的人没有不满,毫无怨言,竟然还给公司写来感谢信,真是闻所未闻。这封信被层层上递,最后送到总裁的办公桌上。总裁看了信后,一言不发,把它锁进抽屉。
3个月后,新年来临,史蒂文斯收到一张精美的新年贺卡,上面写着:尊敬的史蒂文斯先生,如果您愿意,请和我们共度新年。贺卡是他上次应聘的公司寄来的。原来,公司出现空缺,他们不约而同想到了史蒂文斯。
这家公司是美国微软公司,现在闻名世界。十几年后,凭着出色的业绩,史蒂文斯一直做到了副总裁。
以感恩的心态面对一切,包括失败,你会发现,人生其实很精彩。
第4个、凭什么被老板看中?
香港金牌经纪人赵润勤,在星光背后工作了30多年。这个“鬼才星探”,曾经拿着一架宝丽来照相机,蹲守在香港尖沙咀、铜锣湾和中环等繁华地段的街头,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等待惊喜的出现。别小看了这个工作,正是通过这种最原始的“扫街”,赵润勤发现并扶助了影星张曼玉、钟楚红、关之琳、陈玉莲,以及歌星陈惠娴、李惠敏等几十位著名艺人。
赵润勤是公认的伯乐,如果没有他的惠眼,这些红极一时的明星,也许将与演艺事业失之交臂,是“鬼才星探”将他们从茫茫人海中“扫”了出来。
如今的赵润勤是英皇公司的业务发展总监,常驻北京,全力以赴发掘内地的明日之星。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成名之前,赵润勤只是个办公室小弟,干的是打杂的活。那么,又是谁发现并提携了他呢?
刚刚步出校门的赵润勤,来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成了一名办公室小弟。在香港,所谓办公室小弟,就是为公司的各个办公室打打水,拖拖地,整理整理简单的文档什么的,说穿了,就是一个单位的勤杂工。
一天,赵润勤正在帮助整理一些文档,都是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演员资料。他发现,这些珍贵的文档竟然混乱不堪,如果要查找某个演员,会很麻烦很难。赵润勤想,如果将这些资料整理好,公司的工作效率岂不是大大提高?于是,他加班加点,花了五个通宵,终于将这些演员的资料,全部整理得井然有序。
并没有谁要求他这么做,而且,这也不是一个办公室小弟的职责范围。但是,赵润勤默默地利用自己晚上的时间,将它们整理了出来。
几天后,公司老板注意到了这个变化,并询问是谁做了这件事。得知这是一个新来不久的办公室小弟做的,老板诧异不已。老板将赵润勤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询问了一些他的工作情况后,当场宣布提升他为演员联络主任。
这个决定让当时只有18岁的赵润勤忐忑不安,他担心自己工作不久,能力有限,难以胜任。没想到,老板却帮他给出了充分的理由:“首先,你注意到公司工作中的问题,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工作的影响,并尽己之力进行了改进;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整理这些演员资料的过程中,你成了整个公司对演员最了解的人。”
事实证明,老板的眼光多么锐利。因为他的这个发现和破格提拔,演艺圈从此多了一位独具慧眼的天才星探。一位又一位颇具资质和潜力,日后名噪一时的演员被赵润勤发掘了出来。
有人感叹,马路上并不缺乏明星,缺乏的是发现明星的星探。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我们身边并不缺少星探和伯乐,问题是,你凭什么让老板发现你,看中你,并相信你,重任你?
五个通宵,这是赵润勤从一个办公室小弟到演员主任的距离,只要你足够有心,足够用心,你的面前,就一定也有这样一条“捷径”。
第5个、刘谦--人生路上没有魔术
许多观众记住年轻的台湾魔术师刘谦,是由于他在央视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那次充满悬念的魔术演出。这个当下极受观众欢迎的魔术师,每次在秀魔术的时候,总喜欢说一句台词:“各位,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对刘谦充满好奇的观众也许会问:他的成长和成功也存在魔术般的奇迹吗?其实,他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也是一个经历坎坷艰辛的普通人,命运并没有特别眷顾和垂青他。像阿里巴巴的CEO马云那样,失败、奇遇、惊险、运气,一则童话所需要的材料,刘谦也经历过。
说起来难以置信,刘谦从小学艺竟没有拜过高人,基本是自己做自己的刀锋,朝着自己最粗糙、最薄弱的地方,一刀一刀地雕刻下去,经历疼痛,遭受磨难,终于华彩出世,风光无限。
刘谦是家中的独子,父母对其自然寄予厚望,几乎把宝全押在他的身上,期望他好好读书,考名牌大学,找前途光明的工作。但每个人都会朝着自己渴望的阳光生长,如同藤草,纵然外界有牵扯,它依然会顶破阻挡,朝着自己的方向坚韧盘绕。刘谦自幼便迷上了魔术,内心颇多幻想,成为一个梦想执著,对世俗荣耀不管不顾的孩子。7岁时,他经过一家百货商店,见到一个店员在用硬币玩一种小小的魔术。他停住了,感到那人真帅真神秘,渴望自己也能够那样。此后,他一放学便朝这边跑,呆呆地看着欣赏着。结果,店员烦不胜烦,喝问他到底要干什么?他勇敢地说:“我想学,你教我!”原来是想拜师学艺,店员有了虚荣心,开始一招一式地教刘谦一些小魔术——他也只会小魔术,但对于小刘谦而言,那是一个渐渐拓宽的广阔天地。有兴趣,又精勤,刘谦学得很快,最后竟掏空了店员的所有“绝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在父母眼里,玩魔术只算旁门左道,当不得正经事业,因此对刘谦的痴迷魔术极为担忧,也一再阻止。玩一玩是可以的,但不能把心交给它。然而,刘谦早已经将心交给魔术了。他喜欢在生活的底层寻找魔术上的良师益友,他懵懵懂懂地觉得魔术只有生长在尘世里才有生命力,它的花朵才能更艳,常开不败。离开店员后,他又先后找到两个老师,二者均不是职业魔术师,但他们表演的魔术有着不可压抑和阻挡的魅力,这已经足够了。在常人眼里,拜师就要拜高人,可以少走弯路,学艺者每一天醒来仿佛都有新境界、大进步。刘谦偏不,他只需要老师帮助他将门推开,自己的天地还是自己闯荡为好,少了高手的束缚和面对高手的焦灼,自己反而更能够自由地发挥和创新。
12岁那年,刘谦参加了台湾少儿魔术比赛。在100多名小选手里,他是不折不扣的丑小鸭:第一,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都有很厉害的老师;第二,他没有奢华的道具;第三,他还缺乏舞台经验。但他却显得很平静,自己表演的是货真价实的魔术,而不是花拳绣腿,更不是靠老师摆阔装门面。于是,他仅凭几张纸片登上了舞台,单靠一个孩子的本真和对魔术的热爱和领悟,自自然然地表演着——这次献艺也能够看出他以后个人表演风格的雏形……比赛完后,他没有多想,悄悄地到后台准备收拾东西走人。突然,担任颁奖嘉宾的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用很不流利的中文兴奋地喊出了“刘谦”,属于一等奖的名字。刘谦幸福得有些眩晕,他感到人生发生了一次奇遇,他被一个真正的偶像肯定了,他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
但要真正走上职业魔术师的道路,远非易事。对于当时的刘谦来说,迫于来自家庭的压力,他也并没有期待自己成为像科波菲尔那样的职业魔术师,如果将来自己成为一个“帅气的上班族”,下班回到家里玩玩魔术,兴致一来,当众表演一下,这种生活应该也很不错。
从东吴大学日语系毕业后,刘谦踏上了找工作、忙就业的艰难征途。也许是冥冥中有什么不愿他远离魔术,总是让他四处碰壁,推动他走上自己应去的轨道。百般无奈,刘谦依靠魔术表演来挣钱养活自己。但即便能够挣到钱,他的父母也坚决不同意,害怕他在“旁门左道”里越陷越深。他们迫使刘谦立下军令状:如果半年里没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彻底放弃魔术表演。
在这至关重要的半年里,刘谦玩命般地磨炼自己的魔术表演艺术,不知疲倦地参加大小赛事,几乎是孤军奋战、孤注一掷。付出就有回报,他拿到了不少国际奖项,还被一些国外的经纪人相中,一档名叫《魔星高照》的电视节目也找上门来。他深知电视媒介的力量,最终答应电视台,愿意跟着他们到街头给普通民众表演“近景魔术”。这种表演缩短了魔术师跟观众的距离,却加入了魔术师对自我和极限的挑战,其中所需要付出的心力智慧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拥有真功夫的刘谦喜欢自己身处尘世来给观众进行魔术表演,他知道自己终于回到了魔术当初的家、它的生命之泉。虽然每一次走上街头,他都不知道自己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意外,但他内心有对魔术的火热的爱,有对观众的甜蜜的期待,相信自己,享受自己,喜欢在魔术表演的现实道路上沉潜用心地行走跋涉。
就这样“原生态”地表演了3年,也自我雕琢了3年,刘谦接触了三教九流的人,也经受了酸甜苦辣咸的各种生活滋味。他被人嘘过,被人泼过粪,还因为拿错道具,假戏真做,生生将一管牙膏吞进肚里……他的表演艺术日渐纯熟,却没有沧桑的老相、机械的干枯。今年33岁的他,依然是魔术界的大男孩。他认为,魔术师的表演就是把观众带回从前,渴望奇迹、拥有童心的从前,让大家对眼前的一切充满好奇、兴趣和敏感,更加热爱人生和生活,不要那么轻易就衰败老去。
一位十分喜爱刘谦的朋友对我说:“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路上确实没有魔术,但有魔术可以欣赏,可以带你回到从前,留下青春的活力,对成功和生命产生前所未有的体悟和心情,这未尝不是一种互动的幸福和快乐,是在心灵上被点石成金的另一种魔术。”我深以为然。
第6个、轿夫的快乐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正逢军阀割据的时代,战乱频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罗素刚写完他的巨著《幸福论》,他希望以自己的思想教化引导中国人摆脱苦难。当时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上峨嵋山。山路非常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罗素,此情此景,没有了心情观赏峨嵋山的景观,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样热的天气,还要他们抬着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在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
罗素思考着的时候,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陪同的人让轿夫停下来休息。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他看到轿夫们坐成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讲着很开心的事情,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也丝毫没有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悲苦的意思。他们还饶有趣味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很好奇地问罗素一些外国的事情。他们在交谈中不时发出高兴的笑声。
罗素在他的《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讲到了这个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生观点: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莎士比亚在谈到人生的处境时曾经有过一个很经典的比喻,他说:我们的身心就是一个园圃,而我们的主观意志就是园圃的园丁。不论我们是种植奇花异草或单独培植一种树木,还是任其荒芜,那权力都在我们自己。也就是说,你假如愿意自己是快乐幸福的,你自己就可以做到,权力都在你自己的手里。一切都在我们个人的主观意志之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喜悦,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境由心造,不论我们处于什么境地,我们都可以把它当作自己的福地。成功的时候,尽情地享受成功;逆境的时候,为未来的希望快乐。
坐轿子的人未必是幸福的,抬轿子的人未必不是幸福的。
第7个、我要跳槽
有了瓷器活,还得有金刚钻。虽然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好找工作,但对林泽凯来说,则是工作在找他。他是个生物学硕士,更重要的是他有很强的创造能力,接二连三有新成果问世,为企业带来滚滚财源。他在一家合资企业本来干得不错,但是新来的老总对他不怎么信任,总是插手他的具体项目,使得工作无法展开,只好辞职。
辞职消息刚一传出来,省城最大的生物制剂厂“金阳”公司就找上门来,给的待遇也很优厚。该不该去呢?林泽凯一时拿不定主意,因为他吃尽了同事间勾心斗角的苦头,也被公司生硬的管理所束缚过。所以他告诫自己,这一次一定要慎重,否则,频繁跳槽,对自己的研究和事业都很不利。
与此同时,这家企业也加大了攻关力度,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最后,林泽凯表示先不忙着敲定,而是提出先在企业上一个月的班,当然,这不会触及公司的商业秘密,他提出就在基层做一般工作,从而感觉一下企业的氛围如何。公司表示同意。
“金阳”公司的老总刘玉乐接待了他,想亲自陪同他在各部门走一走,好跟大家认识一下。却被林泽凯拒绝了。上班第一天,正好赶上有个工友结婚,目睹老总亲自参加了婚礼,并做了证婚人。后来这件事情,被刊登在了公司的内部刊物上。看来这家公司还真关心职工生活。林泽凯翻阅了历年来的刊物,发现每办完一件类似的事情,比如有子女入学的,有家人住院的,有家里老人去世的,公司去慰问后,都张贴公布,广为宣传,并刊登在刊物上,好以此来要求员工报答公司。
除此之外,林泽凯发现公司对员工还是非常苛刻的,制定了严格的考评制度。员工的工资都是保密的,谁也不准相互打听。据说这种管理模式是跟国际接轨的。
临近月末,老总刘玉乐给林泽凯发了一万元的工资。没想到林泽凯说:“我现在还没有做多少贡献,不该领取这么多。等我的产品开发出来,你给我这些都还嫌少呢。”说着就退还了一部分。这下老总着急了,问道:“难道你还没有决定要留下来吗?我的产品研发遇到了瓶颈,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签合同。至于待遇,可以再商量。”
林泽凯笑着说:“我还不能给你答复,一个月后再说吧。”刘玉乐也没有办法,只得说:“我知道像你这样的人才,会有不少企业争着要。而且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王胜公司也在公关拉你入伙。不过,我很有耐心,因为我知道我的优势在哪里。期待你加盟的好消息。”
刘玉乐说得没错,确实一家叫做“王胜”的公司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给出的待遇跟金阳公司差不多。
林泽凯来到了王胜公司,老总是个年轻人,名字叫王胜,他接待了林泽凯,他先是谈了公司的发展思路,然后感慨地说:“我们现在急缺的就是你这样懂研发的高级人才。”但是任凭王胜怎么急切,林泽凯仍然按照先前的约定,要先干满一个月再说。
王胜叫他到人力资源部去报到。在那里的工作人员先让他填了一个表格,上面有家庭情况介绍。“在这里工作,跟家庭有什么关系?”他嘟囔了一句。工作人员笑着回答:“这是我们的规定噢。”这还没完,还让他为自己的父母办一张银行卡。他感到莫名其妙,这么繁杂的程序,能留住人吗?难道是公司想以这种方式来防止他以后跳槽?要真是这样,说明这家公司太不地道了。他也就一直拖着没办。
与第一家公司不同,王胜公司员工的工资是完全公开的,大家发多少钱,都是明示的。而且到了月末,公司除给他开了工资之外,远在老家的父亲给他打来电话说收到了公司寄来的400元钱。他问工友这是怎么回事,工友解释说,这是公司额外给员工父母发的“孝工资”,已经发了好多年了。林泽凯一听很感兴趣,问都是按照什么标准发的。工友说这有好几种标准,一是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另外就是在工厂的服务年限。
在跟老总王胜交流的时候,他谈起了所谓的“孝工资”。王胜说:“‘孝工资’,是公司按照一定标准给员工的父母发放的工资,是代替员工尽孝道的一种企业行为,该部分资金完全由公司独立承担,与员工工资待遇完全分开。‘孝工资’是企业替员工表‘孝心’,让员工工作得更‘舒心’,让员工父母更‘放心’,也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得到了发扬光大,一举数得。”
末了,王胜问他能否确定在这里工作。林泽凯说了自己的想法:“我确实对贵公司的管理模式很感兴趣,尤其是给员工发‘孝工资’这件事,让我很受感动,说明企业真正以人为本,厚爱员工,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所以公司的前途无量。”
王胜笑着说:“谢谢你的夸奖,不过我还想知道公司与金阳相比还有哪些不足?只要不涉及对方的商业机密,我诚恳地希望您能给我指导。”林泽凯讲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林泽凯又如约来到金阳公司。一见面,刘玉乐就问:“怎么样,你一定发现了王胜公司的不少缺点吧?”
林泽凯就滔滔不绝地讲了王胜的“孝工资”,尽管刘玉乐有些不屑,但林泽凯继续说:“贵公司跟王胜还有一个最大的差别,那就是王胜公司关注对方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而你却正好相反,关注的是对方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
说完这些,在刘玉乐不解的目光中,林泽凯离开了,并很快加入了王胜公司。在这里,他如鱼得水,事业很快有了起色。
第8个、勇气的力量
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月黑星稀,冷风嗖嗖,我放学回家走在偏僻的乡间小路上。穿过一片浓密的树林,又是一片广阔的坟地。坟地里高低不平,磷火明灭,猫头鹰不时地嚎叫着。
我虽然学过鲁迅先生踢鬼的故事,不相信有鬼,但还是不由自主的心发慌,腿发软,头皮发麻。所有听过的妖魔神怪都在脑子里乱窜,总觉得眼前有什么东西突然冒出来,身后有什么东西老跟着自己。就在这时有一个大人的声音突然传过来:“孩子,别害怕!解开你的衣扣,露出胸膛来,昂首挺胸抖擞精神大步走!”原来是本村的老革命军人,学校贫管会的黄主任追上了我。
有了大人做伴,又按着他说的话做了,我顿时感到雄赳赳气昂昂地胆子大起来,一点也不害怕了。他告诉我这就是勇气,自己有了勇气什么都不可怕,更不会自己吓唬自己。
于是,他又给我讲了一个他自己过去的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一场大仗后,他和部队离散了,弹尽粮绝,想在一片废墟上寻点水喝。不料,两个土匪端着刺刀,从一个大坟墓后面冒出来,正向他一步步逼近。看来这两个土匪的子弹也没了,只能短兵相接,肉搏战了。狭路相逢勇者胜。黄主任尽管身材矮小,已精疲力尽,但他果敢顽强,仍然鼓足了勇气,大冬天把棉袄一扒,赤裸着上身,决然和这两个土匪作最后的生死较量了。在围绕着那个大坟墓周旋了3圈之后,两个土匪见黄主任气势威猛,胆量过人,于是心虚地不战而逃。
黄主任说,那是两人对一人,如果其中一人也和他一样气盛,那他就必死无疑了。这就是勇气的力量!
黄主任的故事,使我感动,更给了我启发。我觉得勇气确实是人高昂的头颅,挺直的脊梁,紧握的拳头。人缺乏勇气诸事难成,人有了勇气无往不胜。这也是我从那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经历中深刻感受到的。
第9个、公鸡不叫,天照样会亮
我有一个朋友,最近一直很苦恼。他工作能力强,业绩很突出,被提拔到机关一个部门做领导。他雄心勃勃,想好好施展一番。但新单位的上司对他不冷不热,一些本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故意交给他的助手去做,把他晾在一边。
他原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在新单位一定会受到重用,结果却坐上了冷板凳,于是,整日愤愤不平。
朋友说他很灰心,甚至想把辞职报告扔到可恨的上司脸上,然后扬长而去。
上司在考验你,难道你没看出来?我说。
他一脸不解。
你的能力是大家公认的,但你也很可能会恃才傲物,如果你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不去计较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相信你一定可以把冷板凳坐热。
我告诉他,刚刚读到一个故事。
一位农妇养了一群鸡鸭,其中有一只漂亮的大公鸡,每天清晨,公鸡一叫,主人就起身下地。
渐渐地,大公鸡感觉自己比其他的鸡鸭重要,也就更勤奋了。
一天,母鸡和鸭子对公鸡说:你太伟大了,每天你一叫天才亮,可是你跟我们一样每天吃黄豆,这太不公平了。
大公鸡一想:对呀,我这么重要,怎么能跟它们一样天天吃黄豆呢。于是,主人一回家,大公鸡就提出了每天吃小米的要求。
没想到,主人二话没说,找了一条麻绳把公鸡的嘴巴绑了起来。第二天清早, 公鸡没有叫,天照样亮了,主人照样起身下地了。
朋友想了想:上司想让我明白,公鸡不叫,天照样会亮。这个部门没有我,照样可以运转?
不完全对。公鸡不叫,天照样亮,并不是说公鸡无用。有时候,我们的工作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不要夸大自己的作用,这才是朋友上司的本意。
朋友后来告诉我,他改变了对上司的看法,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他的部门成为全系统业绩最突出的单位,他自己,也成为上司最欣赏的骨干之一。
第10个、“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
二战期间,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关着一个年轻的小提琴爱好者沙尼克,他被关进集中营已有两年了。两年中,他从未停止“拉”小提琴。没有琴,也没有琴弓,沙尼克如何拉小提琴呢?在集中营枯燥乏味而又时刻被死亡窒息的漫长日子里,白天,沙尼克做苦工,到了晚上,等其他的囚犯都睡下了,他将腿从床边垂下来,抬起下巴,双手摆出拉琴的姿势,开始“演奏”舒曼、勃拉姆斯和莫扎特的乐曲。
黑暗中,沙尼克可以听见欢快的音符在他周围的空气里跳动……
这天黎明,沙尼克正在忘我地练琴,一群新来的囚犯被关进了他们的囚室。纳粹士兵用枪托逼着他们五六个人一排,坐在床铺的木板上。这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名叫马斯特的囚犯把目光投向沙尼克,从他的眼神里,沙尼克得到了这样的信息:你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动听。是的,沙尼克可以肯定,他从马斯特那里得来的就是这个信息,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又真的发生了。
在囚犯的叫骂和哭喊声中,沙尼克没有跟马斯特打招呼,当然,马斯特也不可能回答他。后来,沙尼克向新来囚犯打听到,这个马斯特是一位著名的犹太籍小提琴演奏家。
沙尼克兴奋不已,多少个日子以来,没有人能够听到他演奏的乐曲,没有人能够与他产生共鸣。如今,马斯特来了,他的知音来了,这是上帝送给他的礼物。
这天晚上熄灯后,沙尼克坐在床边轻声叫唤:马斯特。
没有回音。
第二天晚上,沙尼克试图再次与马斯特交谈。马斯特,沙尼克轻声呼唤,但马斯特仍旧没有回答他。
第三天晚上,沙尼克放弃了找马斯特交谈的念头。他坐在床边,伸手抬臂,又开始如痴如醉地“演奏”小提琴。他用想象中的琴弓拉了舒曼的一段悠长而跌宕的慢板,接着又突然变成勃拉姆斯的一段快速的回旋曲。他闭上眼睛欣赏着自己的演奏,感受着一个个音符在自由的灵魂中跳荡。当沙尼克睁开眼睛,他已经演奏完了莫扎特的一个短而急促的乐章。突然,沙尼克的手臂停下了,他发现马斯特正侧卧在床铺上,面向他,闭着双眼,手指随着冥冥之中沙尼克的音乐节拍在床板上轻轻叩着节拍。发觉沙尼克的“演奏”突然停止,马斯特睁开了眼睛,对正看着自己的沙尼克竖起了大拇指。
第四天晚上,马斯特和沙尼克坐在各自的床沿边,两手悬空,一齐拉起了科莱利的乐章。他们拉出的音符如同交错在一起的两根玫瑰藤蔓,在结尾的一个音符上盛开出一朵美丽的花。他们一直拉着这个音符,可能比科莱利期望的要长一些;沙尼克和小提琴家都不愿意结束今晚的二重奏。
以后的每天晚上,马斯特和沙尼克都会一齐演奏科莱利的这段乐章,他们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中,闭起眼睛享受着他们的二重奏;音乐让他们忘记了这是在纳粹集中营里。
一天晚上,一群纳粹士兵冲进了沙尼克的囚室。他们念着囚犯的号码,凡是手臂上的刺青数字与所报号码相同的囚犯都站了出来,囚犯们心里明白,这些站出来的人,他们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人们无助又无奈地默祷,不要念到自己手臂上的数字。囚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充斥着每个人的耳膜。
当最后一个号码念完,所有坐着的囚犯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而坐在床沿的沙尼克却突然的紧张起来,他记得,最后一个念出的号码正是马斯特的刺青数字!沙尼克看向马斯特,果然,他正慢慢地爬下床。
天啊!沙尼克的喉头里发出一丝呻吟,这难得的知音,这上帝赐给我的礼物今晚就要消失了吗?
突然,沙尼克飞快地滑下床铺,站到了还未下床的马斯特身边,伸出双手做了一个拉小提琴的动作。“留下吧,”沙尼克轻声对马斯特说,“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
马斯特睁大眼睛,摇摇头,正要说什么,沙尼克已经走到了纳粹士兵的面前,缓缓地走出了囚室,走进了黑夜,走出了马斯特的视线。集中营里昏暗的灯光将他的背影拖得很长很长……
不久,苏联军队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小提琴家马斯特幸存了下来。
和平的日子里,马斯特在世界各地举办了无数场音乐会,场场爆满。他的琴声震撼着人们的灵魂,他用琴弦上跳荡的音符讲述着希望、爱和春天,讲述着孩子,讲述着和睦的家庭,讲述着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马斯特的每一场音乐会都保留着一个特殊的节目:在骤然昏暗下来的舞台灯光里,他轻轻放下手里的小提琴,慢慢闭上双眼,两臂悬空,激情地“演奏”那段早已渗入他灵魂的科莱利的乐章。
“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
他留下来了,此刻他相信,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难友和兄弟沙尼克,正在天堂聆听着他无声的“演奏”……
第11个、别忘了停下来
我的同桌是一个学习很刻苦的女孩,可是,她跟许多女孩都不一样。
一天早上,她蓬头垢面地在铃声结束的最后一秒冲进来,一定又是开夜车到很晚,所以早上又起不来。
“喂,照照镜子吧。”我把镜子推给她。
“不用。”她还没喘过气来。
“你怎么一点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至少应该像个女孩子吧。”
“哎呀,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以后考上好的大学,工作了,再来打扮自己也不迟。”她总是这样,除了学习什么也不顾。
有一次我推荐一本写得很好的小说给她,她却毫无兴趣。
“以后考上大学了,再来看这些也不迟。”
晕死!又是这套论调。
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买衣服总喜欢买大一号的,她说:“你总是要长高的嘛。”于是我总是穿着不合身的新衣服,等我长大长高以后,那些曾经漂亮的衣服已经破了、旧了。
错过了便是错过,失去的无法弥补。成长不在于最后的结果如何,而在于过程中的每一步是否走得精彩。等到多年以后再想时尚一回,自己已经落伍了。学习不是我们成长的全部,在我们的青春向着目标极速飞驰时,别忘了停下来看看路边的风景。
第12个、坦言失败就是成功的开始
1928年,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沈从文时年26岁,学历只是小学文化,带一身泥土气,闯入上海为时不长,即以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而震惊文坛。
但是,名气不是胆气,在他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慕名而来听课的人很多,面对台下满堂渴盼知识的莘莘学子,这位大作家竟整整呆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开始讲课了,原本准备好的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地10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呢!但他没有天南海北瞎扯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于是,引来全堂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胡适知道后,对沈从文的坦言和直率大加赞赏,认为讲课成功了!后来,沈从文找到了失败的症结,终于使自己讲课能挥洒自如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你在失败面前凄凄惶惶,自怨自艾,或者运载自己的错误遮遮掩掩,不敢正视,那就永远只能陷入失败的泥沼不能自拔,而坦言失败,往往就是成功的开始!
第13个、中奖以后
最近,肖峰遇到了两件事:一件是不愉快的事——他下岗了;一件是高兴的事——肖峰瞎猫逮了只死耗子,买彩票中了三等奖,得奖金5000元。
肖峰很喜欢扎堆聊天,更喜欢去别人家串门,可自从得了那笔奖金后,肖峰就变了,尤其不喜欢别人来他家串门,因为他怕别人找他借钱。于是,从领回奖金的第二天起,肖峰就交代妻子:从今往后,要是外面有人来找,就说我不在家。
“要是你在家呢?”妻子问。
“在家也不见,你在外面应付着,我躲在里面,等他们走了我再出来。”
“那,要是你的朋友来了呢,也不见吗?”
“也不见。”
“金标呢,他可是你的铁哥们。”
“这年头哪还有什么铁哥们?不见!”
“那好吧!”妻子答应了。
于是,从这以后,除了面对面碰到不得不见外,外面来人,肖峰都让妻子跟人家撒谎,说他不在家,出去了。他自己则躲在门后或者内室里,支起耳朵,等待妻子把来人打发走。
这样,过了三个月。
且说这天,肖峰吃过早饭后,正准备去人才市场看看,人还没出门,妻子就匆匆忙忙从阳台上跑来把他拦住了:“快,有人来了。”
“谁?”
“金标。”
“看清楚了?”
“看清楚了,是冲我们家来的,人已到楼下!”
“那好。告诉他,我出去了,不在家!”
说完,肖峰又做贼一般躲到室里去了。
果然是金标,不一会,就听到他和妻子的对话声了。
“嫂子,肖峰呢?”
“真不凑巧,他又出去了。”
“怎么老不在家?”
“嗨唷金标兄弟,肖峰下岗了,他不出去找事做,一家人等着喝西北风啊——你找肖峰有事吗?”
“当然有事。我给他找了一份工作,是家私营企业,干老本行,车工,待遇可好了,每月工资1200元,还有奖金。”
听到这个喜讯,躲在门后的肖峰高兴得直想跳。但他这时又不能出去。是啊,刚才妻子已经告诉人家自己不在家,现在出去,那有多尴尬?于是,肖峰决定暂不出去,等金标离去后,再编个理由去他家。
半个多小时后,肖峰终于来到金标家。但事情的结果却让肖峰意想不到。“晚了,”金标十分惋惜地说,“这个老板要人要得很急,规定今天上午十点以前必须落实好,我找你几次你都不在家,没办法,我只好介绍同你一起下岗的云涛去了。估计老板对他挺满意,刚才云涛来电话说,这会儿,他正在那边跟老板签合同呢。”
肖峰一屁股瘫在了沙发上。
第14个、假如人生可以存档
我是一个喜爱电脑游戏的女人。虽然玩的游戏不多,但却上瘾至深。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玩第一款游戏《仙剑》时的投入与沉迷:找到灵儿时,我几乎热泪盈眶,仿佛自己就是仗剑行侠的李逍遥。游戏过程中,尽管早有高手提醒说要及时存档,我却总是因为过于投入而忘记了存档,结果就是每每到了紧要关头我总是因失败而不得不从头再来。如此反复数次,吃尽了苦头,我终于学会了及时存档、提档,游戏就变得轻松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不如意就可以提档重来。
生活中常常有不如意的时候,不免就生出感慨:如果人生也能够存档该有多好啊!如果人生可以存档,我将会选择在20岁时存档,然后选择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生活,最终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想要像许多勇于闯荡的年轻人一样背上行囊去自己向往的地方打拼出自己的天地;我想要像那些为了理想而苦苦奋斗的勇士一样为了理想而探索;我想要在大好的奋斗机会从身边走过时立即抓住而不再让它与我错身而过……如果人生可以存档,哪怕只有一次机会,便足够了。
是的,哪怕只有一次也就足够,有了第一次的人生尝试,我们难道还不懂得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吗?
但是,生活是现实的,它决不会给我们任何重新来过的机会,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个人、某件事,都是有去无返。正因为我们的人生无法重来,我们才会如此在乎我们的青春与生命。仔细想来,如果人生当真如电脑游戏一样可以存档,那么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是否也会如同游戏呢?
也许我们尽力了、认真了,却仍无法避免错误与坎坷,那就让我们将它包容,权当作人生给予我们的馈赠,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与美丽吧,谁又能说断臂的维纳斯不是更加的美丽呢?
如果人生可以存档,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有一次的人生是多么的珍贵。也正因为它没有像游戏一样给我提供存档的机会,我才愈发地懂得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
第15个、不是鱼的问题
春节渐近,在职工的一再要求下,局里决定提前发放部分作为福利的实物年货。
今年局长一高兴,专门派工会的吴主席到海边拉了满满一车鳕鱼,每人二十斤,人人有份儿,剩余部分将作为慰问品送到马路对面的养老院去。
下午三时许,随着福田轻卡的汽笛声,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纷纷从楼里走出来,说说笑笑地围住了鱼车。
“哇,好大的鱼!”几个小伙子正忙着从车上往下卸货时,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果然,在车厢的底部,一条大鳕鱼赫然入目。看样子足有二三十斤,在众多大都只有三五斤重的鱼群中简直是鹤立鸡群。
听到喊声,人们纷纷围了过来。
“哦,这鱼可真不小。”正站在秤前看大伙分鱼的肖副局长探过头啧啧地称赞道,眼里的惊羡清晰可见。
“小刘儿,你这是怎么搞的?早晨在海边装鱼时我一再叫你瞅好了瞅好了,结果还是让人家偷着装了一条大的来。你不知道超过十斤重的鳕鱼肉就跟榆木似的煮不烂吗?”一见那条大鱼,吴主席的火儿一下子就上来了。
“算了,老吴,小刘儿年轻,谁还没个犯错误的时候?依我看一会儿把这条大鱼送养老院去得了,反正咱也是白给他们的!”一听大鳕鱼吃不得,又见吴主席发了这么大火气,肖副局长赶忙打着圆场儿,分鱼的职工也随声附和着。
吴主席瞪了小刘儿一眼,不再说话,只闷闷地靠到车门边去抽烟。
人群继续分鱼,说来也怪,刚才那几个一个劲儿地吵着嫌分给自己鱼小的职工这会儿突然不说话了,倒是分到了大鱼的人们脸上有了失落之情。
不一会儿,鱼分完了,吴主席瞅了瞅车厢里,剩下了二十来条都是七八斤的大鱼,他大声喊着小刘随自己去养老院送鱼,一副余怒未消的样子。
车开出单位大门,小刘见吴主席的脸色有所好转,悄悄地问道:“主席,你听谁说的鳕鱼超过十斤就不好吃了?”
吴主席得意地瞅了一眼小刘儿,笑着说:“我说的,不行吗?”
“您说的?您凭什么这么说?”小刘疑惑地望着吴主席。
“凭的是咱单位的实际情况,”吴主席一脸诡秘地说,“小刘儿,你刚来,不知道这里面的事儿啊,咱单位每年分东西都有嚼舌头的,你没见大家争先恐后的样子吗?别说是分鱼了,就是分桶油,要是你一不小心给了某人撕破了商标的,那人都会怀疑你对他有意见,其实人们在乎的是那点东西吗?不是,他们在乎的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位置。”
吴主席顿了顿,叹了一口气,接着说:“眼下就这么一条大鱼,几十双眼睛都瞅着,给了谁都是欢喜一个得罪一群,刚才肖副局长的眼神你也看到了,可这鱼能给他吗?天知道咱局可是四个副局长啊!”
“嗯,有道理,”小刘使劲点了点头,喃喃地说:“这确实不只是一条鱼的问题……”
第16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约翰又一次将车送到城里一家大的经销商那里维修,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因为同样的问题修车了。取车时,负责接待的小姐告诉他修理费达数百美元。约翰想,只要车确实修好了,便也认了。
于是,他说道:“好吧,不过我要先试车,看看是否真的修好了。”
“可以,不过,您要先付修理费,才能把车开走。”
对他们公司来说,约翰可是位大客户,他私人每几年就从这里购买一辆新车。此外,约翰供职的一家大集团也在约翰的手中每年从这家经销商购买的车就达四五辆,该经销商为此指派一名销售人员专门负责跟踪服务。
接待小姐对他的情况一清二楚,所以当约翰听到让他先付费后取车时,简直难以置信。
“等一等”,他说道,“你是说,我不先付费,就不能把车开走?”
“十分抱歉,先生。可是,我不能坏了公司的规矩!”小姐说道,“这是公司的规定,我也毫无办法。”
小姐并非有意刁难,但如此做法的确让人不快。于是,约翰怒气冲冲地离开。回到公司,就给经销商打电话,他吼道:“你难道不相信我会付这区区一笔修理费吗?简直可笑!”经销商弄清事情的缘由后,马上向他道歉,保证一定会尽快妥善处理这件事,并表示要支付约翰取车未成的路费,并亲自将车交给了约翰。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经销商从此再也没有跟约翰做一笔生意,并断言:“约翰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得卷铺盖回家,他已经变成一个没有规矩的人了!”
果然,没过多久,约翰因为回扣问题东窗事发,被炒了鱿鱼。这件事,几乎让所有认识约翰的人大吃一惊,同时,也佩服经销商的预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仅仅是一条经济定理、社会规范,更是一个人生铁律。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没有“规矩”、没有制度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个人,如果没了“规矩”,就有可能游走在危险的边缘。
第17个、苦难的意义
2002年11月6日,一位先天性脑瘫患者在汉城的仁济医院去世,韩国总统金大中以私人身份发去唁电,向死者的家属——脑瘫患者的哥哥李昌纪表示慰问。据“韩国在线”讲,这是继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女儿之后,世界上第二位得到总统吊唁的弱智人。
一个先天性脑瘫患者的死,竟然惊动了总统,这不能不引起媒体的猜测和关注。因此,一时间李昌纪的出镜率竟高过了韩国变性美女河利秀。
起初,我对这方面的报道,并未给予注意,因为根据我的经验,能惊动总统的残疾人,要么是政府树立的榜样,要么是某方面的天才。可是,当三个月后,我再一次浏览有关韩国方面的新闻时,我发现,我错了。这位白痴弟弟除了是他哥哥的负担外,什么都不是。他的死之所以惊动了总统,是因为他的哥哥李昌纪是韩国惟一集团的总裁。他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一次向国家捐资4亿美元,是挽救韩国经济的第一大功臣。
国家遭受灾难,李昌纪慷慨解囊。我一直认为,这是金大中总统对李昌纪弟弟的死表示哀悼的原因。直到前不久,读李昌纪的《白痴弟弟的价值》,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金大中总统之所以向李昌纪发出唁电,是出于对苦难的感激。
李昌纪9岁失去母亲,11岁失去父亲。为养活不能自理的弟弟,他发誓要闯出一条路来,后来终于在拆船业领域立住脚跟,成为一代富豪,这一点和金大中的儿子非常相似。
众所周知,金大中有三个儿子,由于金大中的原因,他们的青少年时代都非常不顺,有将近30年是随父亲在软禁、流亡和逃生中度过的。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他们不仅没有被压垮,相反,都通过自己的奋斗,事业有成。大儿子金弘一创办韩国青年基金会,成为主席;二儿子金弘业参与亚太和平财团的创立,当选为副董事长;三儿子金弘杰考入美国依阿华大学,是研究东方国家政治的社会学博士。
然而,自从金大中当选总统之后,他们全变了。一个个不再谦卑、质朴和隐忍。2001年1月,大儿子因涉嫌与黑社会有牵连被调查;2002年10月,二儿子因贪污被判三年六个月监禁;2002年11月,小儿子因受贿和逃税被判刑两年。
金大中总统向李昌纪发出慰问电的时候,正是他小儿子被捕的日子。当时韩国各大新闻媒体都极尽想像力来挖掘这两件事的内在联系;更有甚者,以《白痴弟弟与总统爸爸》为题,在网上开辟“我也说两句”专栏,让读者发表自己的高见。
现在我手上有关这方面的言论,至少有2000余条。前几天,因读李昌纪的书,我把这些资料翻出来重读,发现虽洋洋洒洒八九万字,无非说了这么一个意思:世间的众生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定的苦难和烦恼。
第18个、德国总裁的自恋
塞沃斯先生是我们公司新上任刚满3个月的总裁,这位五十好几的日耳曼老头平时不苟言笑,每天一上班就换上工作装,然后指令着我这个秘书随他一起到车间下班组,进行“现场管理”。他的管理风格也和他的性格一样,古板较真,喜欢吹毛求疵,上纲上线,也许正是这一原因吧,公司的生产运营进行得有条不紊,员工们对他的人品和管理手段赞赏有加。
公司给塞沃斯先生配备了小车和司机,供他上下班两点一线专用。这位司机不属于办公室人员的编制,而是车间里的一线段工人,每天上午按时把塞沃斯先生接送进公司后,就得马上换上工作装,到生产岗位去干他的正活。塞沃斯先生没有什么重要的外出公干,是不会叫司机搁下手头活的。这位司机所享受的“特权”,就是每天在下班前一刻钟离开工作岗位,前往更衣室换上自己的休闲服,然后把小车开到办公大楼下面,静候塞沃斯先生走出来,送他下班回家。
那天下午,塞沃斯先生所在小区保安来电话,他的太太在做家务时突然跌了一跤,被急送进了医院,诊断为重度脑震荡,需要马上开刀,因此要塞沃斯先生立即赶到医院去签字。这可把塞沃斯先生急坏了,他要我立刻叫辆出租车。可是我们公司位于郊区,人烟稀少,此时根本打不到车。我只好建议:人命关天,你还是乘坐公务车前往吧。塞沃斯先生听了后,先是瞪了我一眼,接着又皱了一下眉,勉强地点了点头。我立即电话通知车间主任,不一会儿,司机赶来了。两人飞快脱了工作装,换上各自的休闲服,一起坐进了小车。
在塞沃斯先生“公车私用”事情发生后的次日上班前,塞沃斯先生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布置了一项特别任务,要我在正式上班之前核算出公司到他的寓所、他的寓所再到医院的公里路程,以及如果乘坐出租车的相应费用,再还有司机因他的私事而出车这一时间段所应承担的工资、奖金等,要求核算数字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两位数。
我听后不敢怠慢,当我把这一“账目单”递交给塞沃斯先生的时候,上班铃声正好响起。
塞沃斯先生向我致了谢后,立即到公司财务部柜台,分别以5倍于乘坐出租车应付的费用和3倍于司机所应收取的报酬之方式交给出纳(司机在该因私出车时间段里不享受公司报酬),另外还交纳了500元人民币作为自我违章罚款。这还没算完,塞沃斯先生还给班组长以上员工群发了一封自我检讨的邮件,他在邮件里说:虽然说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我为我的损公所为而感到很内疚很自责,我做了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我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原谅和宽恕……
第19个、压力永远是前进的动力!
上帝造了一群鱼。这些鱼种类多样,大小各异。为了让它们具有生存本领,上帝把它们的身体做成流线型,而且十分光滑,这样游动起来可以大大减少水的阻力。上帝使每种鱼拥有短而有力的鳍,使鱼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待上帝把这些鱼放到大海中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个问题,鱼的身体比重大于水,这样,鱼一旦停下来,它就会向海底沉下去,沉到一定深度,就会被水的压力压死。于是,上帝赶紧找到这些鱼,又给它们一个法宝,那就是鱼鳔。鱼鳔是一个可以自己控制的气囊,鱼可以用增大或缩小气囊的办法,来调节沉浮。这样,鱼在海里就轻松多了,有了气囊,它不但可以随意沉浮,还可以停在某地休息。鱼鳔对鱼来讲,实在是太有用了。
出乎上帝意料的是,鲨鱼没有前来安装鱼鳔。鲨鱼是个调皮的家伙,它一入海,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上帝费了好大的劲儿也没有找到它。上帝想,这也许是天意吧。既然找不到鲨鱼,那么只好由它去吧。这对鲨鱼来讲实在太不公平了,它会由于缺少鳔而很快沦为海洋中的弱者,最后被淘汰。为此,上帝感到很悲伤。
亿万年之后,上帝想到他放到海中的那群鱼来,他忽然想看看鱼们现在到底如何?他尤其想知道,没有鱼鳔的鲨鱼如今到底怎么样了,是否已经被别的鱼吃光了。
当上帝将海里的鱼家族都找来的时候,他已经分不清哪些是当初的大鱼小鱼,白鱼黑鱼了。因为,经过亿万年的变化,所有的鱼都变了模样,连当初的影子都找不到了。面对千姿百态,大大小小的鱼,上帝问:“谁是当初的鲨鱼?”这时,一群威猛强壮,神气飞扬的鱼游上前来,它们就是海中的霸王——鲨鱼。上帝十分惊讶,心想,这怎么可能呢?当初,只有鲨鱼没有鱼鳔,它要比别的鱼多承担多少压力和风险啊,可现在看来,鲨鱼无疑是鱼类中的佼佼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鲨鱼说:“我们没有鱼鳔,就无时无刻不面对压力,因为没有鱼鳔,我们就一刻也不能停止游动,否则我们就会沉入海底,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亿万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游动,没有停止过抗争,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方式。”
压力永远是前进的动力!
第20个、坚守你的高贵
三百多年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跟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但是一年以后,在进行工程验收时,市政府的权威人士对次提出了质疑,并要求莱伊恩一定要再多加几根柱子。
莱伊恩对自己的设计很有自信,因此他非常苦恼;坚持自己的主张吧,他们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违自己为人的准则。矛盾了很长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但它们并未与天花板连接,只不过是装装样子,糊弄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
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发现。直到前年两市政府准备修缮天花板时,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
作为一个建筑师,莱伊恩也许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自然人,他无疑非常伟大。这种伟大表现在他始终袼守着自己的原则,给心灵的高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
上一篇《北欧神话原文2000字》故事精选
1、瓦尔哈尔宫北欧神话2、洛奇的恶作剧北欧神话3、奥丁盗灵酒北欧神话4、天地和人的创造北欧神话5、奥丁旅行人间北欧神话6、混沌初开北欧神话7、人类的中间园北欧神话8、 ..
下一篇《寓言故事精选10篇》故事精选
1、乌龟与鹰伊索寓言2、熊和象莱辛寓言3、病鸢伊索寓言4、庄稼人和蛇克雷洛夫寓言5、鹰和狐狸莱辛寓言6、天鹅、狗鱼和大虾克雷洛夫寓言7、老妪磨杵 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