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他出生在洮南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直到上小学时,他家还一贫如洗,买不起一辆自行车,甚至交不起学费。从家到学校的十几里路,他每日都是走着往返。那时他在班里很自卑,没有像样的衣服穿,一到交学费时,他就愁得吃不下饭。看着母亲四处借钱,他心里特别难受,为此他刻苦学习,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没有条件买辅导资料,更没有参加任何一个补习班,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教科书和学校里发的几本演习册上。他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把书翻烂把内容吃透,把书本上的知识全装在自己的脑子里,然后去考试。1996年的中考,7门功课有5门他考了满分,被市里的重点高中录取。
高二时,他因理科成绩突出被选拔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得到了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此吉林大学物理系向他提前下达了破格录取的通知书。高二就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没有压力的学习,让他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而好运却没有眷顾他,这一年,春天里先是干旱,庄稼险些绝收,到了炎天又是阴雨连绵,暴发了特大大水,冲垮了家里的田地和仅有的两间房屋。此时,他心里很煎熬,看到妹妹还要上学,看到家里父母每日为生计发愁,他放弃了那张破格录取通知书,瞒着父母去了内蒙古一家木材厂打工。那段时间,他每日工作12个小时,每月拿600元的工资。半年后,他把3000元钱通过同学捎回家里,说是学校发的奖学金。这时他的父母还蒙在鼓里,一向认为争气的儿子在读高三。
1999年3月,家里的状况好些时,他挣够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就又回到学校参加高三的学习。这时离高考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他每日只睡6个小时,恶补缺失的课程。那年的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一所本科院校录取,而录取书上标注的学费是1万元,他又犯愁了。
幸亏学校得知了他的状况,可以暂缓交学费,还安排他在学校食堂勤工俭学。一到下课,别的同学都去玩了,他则在食堂里打工,每日有8元的收入,他算了一下,照这样的速度离还清学费还差很远。灾患丛生,大二时,妹妹来信通知他:家里有人要债,父母都病了,她不能上学了。他立即就做出了辍学的决定,于是他给妹妹复书:别为钱的事发愁,我已找到了兼职,每月2000元收入,能让你上学和帮父母治病。接着他很快办理了退学手续,在“南京硅谷”的一家电脑公司做了一份短时工。大部分时间,他是在南京街头举牌做家教。在家教中,他把自己的奋斗历程言传身教给学生,收到很好的效果。
2002年1月,他用打工和做家教挣来的钱,不仅支付了妹妹的学费,还帮助家里还清了数万元债务。这时他又萌生了去学校读书的念头。正好故乡一家高中听说了他的经历,决定免费收他入学。经过五个月的费力学习,在当年的高考中,他又顺利地考取了大连理工大学。
在大学里,他仍然靠做家教维持学费和生活费。只是,此时的他把家教做出了名堂,“老师只研究怎么教,而我研究的是怎么学。”他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形成为自己独特的家教方式。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家教业务能力比赛中,他出色地解说了整场比赛中最高难度的题目,成功地挑战了每小时4000元的价格标准。逐步地,他有了“家教天子”这个称号。
大二时,他形成为自己“培养学生良勤学习习惯”的家教理论,在新理论的推动下,他的家教业务应接不暇,于是,他决定开办一家家教公司。随后,公司范围越来越大,他也得到了不菲的收入。
到大三时,大部分大学生经济上还在靠父母,他已经花10万元为父母盖起了新房。而他的年收入更是达到30万元,被称为“中国最富的‘非富二代’大学生”。好事接踵而来,大学毕业时,他被免试推荐到结构工程专业硕博连读,还被评为“大连市年度十大人物”。
他叫佟洪江,靠着百折不挠的勇气成就了明天的小成功。
上一篇《机会,使阳光一样别跳跃》故事精选
站在人才市场外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人海里,他四顾茫茫不知如何是好。从家乡偏僻小城的那所大专院校毕业后,他便孤身来到了这座繁华大都市。在人才市场里推搡挤拼了一 ..
下一篇《蜕变》故事精选
昨天是发工资的日子,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每次发工资,那些来自外省市的工人都会有一次小的骚动。这不一大早,我刚到单位,就被他们围住了,现在还不是上班时间,我尽量 ..